![]() |
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上接一版)固定资产投资从2009年的8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9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09年的10.3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7.8亿元,规模均居河南省各县市区开发区第一位,综合实力领跑全省、城市风貌特色彰显、产业体系日臻完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展示河南对外开放形象的窗口和名片,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新城区建设的点睛之笔”。 现在,在郑东新区龙湖北部设立的中原科技城,以“人才+科技”策略正在为郑东新区这个郑州市“东强”战略先锋注入新的澎湃动力。从过去以城带产,到现在以产促城,中原科技城要成为郑州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 发动机、策源地、引领区,这三个定位把中原科技城,从郑州市发展,到中原地区科技创新发展,再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置于更大的背景当中,让人充满期待。 科技离不开人才。黄河人才计划,抓住了牛鼻子。细看郑州这次人才新政,针对不同层次人才和人才团队,从政策扶持到资金补贴,从福利待遇到职业保障,从工作环境到生活条件等,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正像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所说的,打造人才特区。 一个“特”字,彰显了一个城市的信心! 当下城市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科技”是一个城市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围绕科技创新,抓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的关键环节,才能汇聚人才,形成人才高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中原科技城挂牌,黄河人才计划发布,是郑州市围绕科技创新人才,量身定做的特殊政策和特殊机制。围绕痛点打通堵点,全方位对接海内外人才,把最好的区域、最好的地块、最好的政策、最好的待遇,给了高科技最优的企业、最优的人才。 作为一个内陆开放高地的郑州,在人才竞争上,能够拿出这样的举措,是大气魄、大眼光、大手笔。郑州对于未来的谋划,不是眼前的,而是长远的;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可以说,是为郑州发展谋划,也是为中原地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重大助力。 “人才+科技”,中原科技城和黄河人才计划选择同一天亮相,这是对国内外科技创新人才的诚挚邀请,也是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信心展示。 多少年后,当我们再来回望这一天、这两个活动,就会明白,它们之于郑州、之于中原、之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我们期待那个时候,作为人才特区、人才高地的中原科技城,已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