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铁“丝路”细细说 且喜处处好景色
管城区“改造+治理” 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用心用情做细做实 健康关爱服务工作
我市部署推进中欧 班列集结中心建设
专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央视“坐着高铁看中国”聚焦郑州
高铁“丝路”细细说 且喜处处好景色

(上接一版)品质都有很好的保障,所以我经常在这里购物,而且价格也相对优惠。”店里一名顾客告诉记者。

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枢纽

作为粮食大省,“米”是很多人对河南最初的印象。然而如今“米”字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写在了中原大地上。郑州作为全国“中心点”放射出一条条铁轨,逐渐形成了“米”字形快速铁路网,成为全国第一个“米”字形的高铁网枢纽。平均1分钟就有220名旅客在郑州进出站,4分钟就会有一趟高铁驶出。

“米”字形高铁网中,“一竖”京广高铁, “一横”徐兰高铁,“一点”郑太铁路,“一撇”郑万高铁,“一捺”郑阜高铁,河南“米”字形高铁网逐渐成型。原来从郑州到成都需要花一天一夜时间,随着“米”字形高铁网的建设,如今从郑州到成都仅需5个多小时。郑州,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从“郑县”到如今的交通枢纽,其发展与铁路密不可分,曾经的“纸上蓝图”到今天已经成为“地上通途”。

郑州高铁东站是中国大陆特大型铁路枢纽站之一,不仅是“米”字形高铁的“连接点”,还接入了郑开、郑焦等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在郑州也有了“双城”生活。

郑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郑州铁路不仅可以带领人们走出郑州、走出河南,甚至还可以走出中国。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千百年后,这条古“丝绸之路”再次被唤醒。2013年7月18日,中欧班列(郑州)运营,开启了中国与欧洲的新“丝绸之路”。

从中原腹地郑州启程,穿越中亚,抵达欧洲,作为内陆河南连接世界经济体的陆上通道,中欧班列(郑州)已辐射30个国家的130座城市,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张亮丽名片。

日前,在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中欧班列(郑州)装卸线上,一辆满载防疫物资、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郑州)出发前往德国汉堡。从2013年7月18日到2020年8月31日,中欧班列(郑州)已经开行了3476班。7年时间,从最初每月1班到如今去程每周14班,回程10班高频次运行。

郑州机务段火车司机安春磊告诉央视记者:“开行之初,班列装载货物品种非常单一,只有汽车轮胎。后来装载的货物品类越来越多,达1800多种。在班列时速上,开行之初从郑州到德国汉堡需要18天左右,如今12天就能抵达,随着时间的缩短,班列冷藏货物也越来越多了。”

随着运输时间的缩短,越来越多新鲜产品出现在消费者视线里。中欧班列(郑州)不仅仅是一名中欧贸易的“使者”,也是一名美食“快递员”。通过中欧班列(郑州),为外国友人送去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味,也一解国外华人思念家乡风味的乡愁。

在德国一家中欧班列供应超市里,一盒名为“回家”的月饼让国外华人在德国吃到了家乡味道。

在德国可以吃到中国月饼,同样在中国也能喝上来自德国的红酒。

在中欧班列(郑州)进口商品体验中心,通过中欧班列(郑州)进口的商品被集中展示。一盒盒来自德国、法国、比利时、白俄的牛奶、红酒、巧克力等商品整齐摆放。这些商品都是通过中欧班列(郑州)冷链运输,跨越15000多公里运至郑州。目前,中欧班列(郑州)线下进口超市全国布局,加盟店达130多家,其中河南省内达到80多家。

7年来,中欧班列(郑州)已经成为新“丝绸之路”上一张亮丽的名片。河南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齐发力,距离“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越来越近。

本报记者 张倩 整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