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绚丽十三五郑州这5年 大型系列报道·1/2020-12/31/19/2020123119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育得桃李满园春
以美育人 向美而行
绘就“美好教育”鲜明底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二七区艺术小学
以美育人 向美而行
戏曲进校园
学生在“泥泥狗”工作坊制作
“泥泥狗”作品展
学习打击乐
练习书法

走进二七区艺术小学,穿过悠长的林荫小径,身着彩色外衣的教学楼率先浮现眼前,浓厚的美育气息扑面而来。

作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美育示范校,郑州市二七区艺术小学始终秉承“尚艺尚美,快乐发展”办学理念,构建特色课程,丰富美育形式,从河南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努力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擦亮“美丽教育”品牌。

辛勤耕耘之下,这片传承优秀文化的育人沃土如今已盛放出沁人芬芳:几抹油彩,婉转亮嗓,豫剧传统之美在小演员的举手投足间流转;一捧泥土,几色颜料,“泥泥狗”传统艺术之美在学生指间绽放……在这里,“泥泥狗”、戏曲、布艺、合唱、舞蹈、非洲鼓等二十余项艺术审美校本课程纷纷落地,形成“以美育人、以美启智、以美养德”的美育新体系。

薪火相传 戏曲文化进校园

伴随锣鼓声,一个个戏曲小演员依序登场,一个甩袖,一个迈步,一个眼神,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呈现中国戏曲的魅力,令人沉醉其中……该校操场上搭建的“戏曲大舞台”,时常上演精彩的戏曲活动,师生们登台开唱,展示戏曲艺术魅力。

在二七区艺术小学,“戏曲进校园”工作已渗透至校园细枝末节,形成以终身教育为内涵的学校戏曲艺术体系,实现戏曲艺术的全面浸润,为戏曲艺术传承打通新路径。

依托“戏曲大舞台”,该校邀请戏曲名家前来为师生表演戏曲,让“戏曲进校园”工作进一步落实。同时,外派教师学习深造,筹建戏曲馆,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让戏曲名段在校园广播唱响,把戏曲操“植入”师生课间操,组建“艺苑”戏曲社团,让孩子们大显身手。

“我们坚持以美启智、育德,把美育充分融合到学科教学中。”该校校长白春荣表示,音乐课上,学生赏戏曲、唱戏曲;美术课上,学生画脸谱、观戏服、描姿态,感受戏曲艺术之美……目前,戏曲已纳入该校课程建设,构建戏曲校本课、戏曲融合课、戏曲活动课三位一体的戏曲学习网络,全面提升师生戏曲素养。

传承非遗 泥塑手艺亮特色

被称为民间艺术“活化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泥狗”,在二七区艺术小学也得到进一步传承。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该校探索实施“美育融合课程”“美育活动课程”,匠心研发“泥泥狗”、布艺、非洲鼓等“艺术审美校本课程”。其中,“泥泥狗”课程独具特色。在“泥泥狗”工作坊的手工课上,学生以土为坯,灵活揉捏出草帽老虎、多角兽等形态各异的动物外观,然后进行染色、点花,一个个黑底彩绘、造型古拙的“泥玩具”新鲜出炉。

近年来,该校把“泥泥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成立泥塑社团,组织师生走近“泥泥狗”手艺人,了解“泥泥狗”文化内涵,学习“泥泥狗”制作方法,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从简单的手工尝试到造型百态的泥塑作品,民间艺术正在该校焕发夺目光彩:荣获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称号 、2019年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2018年第四届“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一等奖、2017年郑州市优秀校本课程、2017年郑州市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一等奖,《传承民间艺术 文化浸润人生——“泥泥狗”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荣获全国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一项项荣誉,是该校以美育人成果的亮眼体现。

多元探索 优质美育绘出彩

如何让师生享受更优质的美育资源?白春荣带领全校教师一同描绘出彩答卷。“在传承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构建美育特色课程的同时,强化美育师资队伍、联动美育社会资源,走出一条以美育人新路径。”白春荣介绍,学校增设“音乐审美”和“美术审美”课程,将优质美育资源普惠全校师生,并打造了一支专业美育教师队伍,提高美育教学的品质。

美育特色形成,还得益于美育资源的持续拓展。该校组建了由中国管乐协会副主席戴中晖、河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孔夏等30多人参与的美育专家团队,并联合河南省美术馆、郑州师范学院等校外基地,汇聚美育资源,推动学校美育教育蓬勃发展。

美育是引领孩子通向美好未来的一扇大门,在传承民族文化的道路上,该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河南省“一校一品”示范学校、郑州市首届美育示范学校。迎接“十四五”新篇章,二七区艺术小学将继续以美育为引领,让美在这里绽放,让梦从这里启航!苏立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