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宋跃伟 文/图
清明时节,桃李芬芳。72岁的刁金龙吃过早饭,就背着双手来到村里的“街心湖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泊,看着村子周围盛开的桃花,刁金龙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禁不住哼起来“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的曲调。
春日里,记者走进登封市少林街道办事处雷家沟村,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连翘、桃花、油菜花竞相绽放,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 “围村林”,精美别致的庭院,装束一新的村貌,现代旅游元素与时尚色彩的深度融合,仿佛走进了一幅意趣盎然的原生态画卷。
雷家沟村地处嵩山腹地,山水相依、青山如黛。近些年,该村不断挖掘本村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特色,开发创新了绘画写生、休闲农场、婚纱摄影基地、乡村休闲旅游等项目,使这个昔日贫困的小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艺术部落”——书画写生打卡地和乡村旅游首选目的地。
“在美丽乡村建设之初,我们就坚持高标准规划。”雷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雷宏凯介绍,雷家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与国内知名设计院进行合作,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美丽村庄、美丽田园与景区文物融为一体、相互映衬。在建设过程中,对村庄风貌、房屋建设等进行严格管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美丽乡村需要持续发展,发展产业和集体经济是关键。雷家沟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把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村规民约,因地制宜,全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记者在雷家沟村领办的“嵩山心意风车农场”看到,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观花游玩,体验竞技……该农场负责人介绍,风车农场的建设,不仅给市民游客提供了好去处,也解决了不少村里赋闲在家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雷家沟村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形成经营管理运作市场化、专业化。目前,雷家沟村已建成民宿12家,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7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整合资源力量,持续加大投入,加快项目建设,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争取年底前创成3A级景区,让乡亲们吃上‘生态饭’,走上小康路,实现雷家沟村的全面振兴。”雷宏凯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