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传启 现代化既是一种世界现象和国际潮流,又是我国的发展目标和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既有普遍规律和共性特征,又有国别特色和多样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从世界历史进程看,现代化具有一些共性特征。首先,现代化是一种世界现象,代表着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其次,现代化是一种文明进步,要求人类文明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要求促进人的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学术研究表明,现代化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不仅包括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还包括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等。先发国家的现代化往往经历了一个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按顺序发展的过程。后发国家则可以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来大大缩短实现现代化所用的时间。 因历史传统、现实国情、文化传承等不同,不同国家实现现代化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因而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也会表现出国别特色和多样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深刻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国情,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深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上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使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高。2016年到2019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2020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186万人;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收入分配状况显著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推动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99亿人、13.6亿人、2.17亿人和2.68亿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15年到2019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4岁提高到77.3岁,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巨大成就充分表明,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基本特征,它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理念和愿景,更是具有巨大实践成效的扎实行动。 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但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是一项长期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中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