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四重保障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 走实走深走心
职业教育 在乡村振兴中 当有更大作为
保障
把握“三个不可替代” 推动家庭文明建设
坚持统筹协调机制 完善生态文明范式转型
不要浪费“半瓶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四重保障

时润泽

如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当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其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来为意识形态工作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物质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的重要一步。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只有物质条件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才能够得到提升,只有经济实力得到稳固的保障,国家才能够有抵御和防范各种风险的后援保障。因此,人民生活富足,国家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需求,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牢牢地插在意识形态的红色阵地上。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动力保障。改革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由积贫积弱走向国富民强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自身的先进性所在。改革开放40年间的伟大实践,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富强的今天。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才能够不断丰富发展我们的意识形态思想和理论。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法治保障。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拥有完善的法律和法治体系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健全的法律不仅可以体现国家公民的主流价值观念,而且承担着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职能。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不仅要求我们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而且要求我们要树立法治自信,保持法治定力。同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制定了宪法原则和法治保障,不仅提供了完善可靠的法律依据,也明确了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体系建设,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方面。

第四,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保障。“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要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指导思想和战略规划。历史与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其统治地位,离不开其自身的革命性和纯洁性,正是中国共产党这种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自信和勇气,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政治定力、使命担当。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意识形态问题的关键,也是党面临执政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各种风险考验的突破点。所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作用。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积极主动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坚决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阐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