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榜样的力量 全国“两优一先”风采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把地种好 保证粮食安全
扎根农村为乡亲 不忘初心报党恩
有多少次出生入死 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
用心用情 为患者服务 为人民服务
担当作为 让落后小山村蝶变为全镇先进村
立德铸魂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筑牢一线战斗堡垒 让党旗在社区飘扬
砥砺奋进新时代 履责担当勇作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郭光俊:
扎根农村为乡亲 不忘初心报党恩

6月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对全国优秀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表彰。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党支部书记郭光俊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从14岁做赤脚医生开始,55年来,郭光俊坚持为村民防病治病,初心不改,用一名共产党员和乡村医生的执着追求和无限爱心践行着生命健康守护者的神圣使命。

1952年出生的郭光俊,其所在的梅村地处山区,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非常困难。在他12岁那年,梅村发生流行脑膜炎,因本村没有医生,一天夺走4口人的生命,其中包括他不到2岁的妹妹。悲痛之余,郭光俊就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当一名医生,为父老乡亲防病治病!”卖掉家中的鸡蛋,郭光俊买来医书刻苦自学,他还经常跑到卫校,趴在教室外的窗台上听老师讲课。

1966年,看他学医肯下功夫,村党支部安排他到卫生室跟师学医。自此,郭光俊上山采草药,下地送医药,做起了“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的赤脚医生,其间,郭光俊被送到洛阳一家医院进修学习。“在洛阳学习的6年间,每逢春节回家,村子里的乡里乡亲,拿着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和粮票送给我,为的是让我多学本领,学成后早点回家给村民看病。”

随后,他又被推荐到北京、沈阳学习中西医和脑血管病专科共计13年。“是乡亲们帮助我才学了医,我就得为乡亲们服务。”学习结束后,郭光俊谢绝了三家城市医院的聘请,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在梅村卫生室当起了一名村医。

为了让乡亲们少花钱或不花钱也能治病,郭光俊经常上山采药。他还把采来的中草药如野二花、野连翘等用大铁锅熬制成中药茶放在卫生所大门口,免费让村民饮用预防多种传染病。“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而且颈椎腰椎还都有病,前几年感觉都没法活了。”村民崔改娥说,那段时间,郭医生几乎天天上门给她测血压、量体温、针灸按摩,硬是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近几年国家非常关注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给村里建立了标准化村卫生室,改善了医疗条件,方便了群众就医。”郭光俊说,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梅村卫生所已从原来的一间瓦房,发展到现在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花园式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扎根农村为乡亲,不忘初心报党恩!”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乡村医生郭光俊的初心。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宋跃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