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20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 保障“四个中原”高质量发展
党建“一颗子”激活高质量发展“全盘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区莲湖街道
党建“一颗子”激活高质量发展“全盘棋”
郑州中央文化区(CCD)“四个中心” 陈波 摄
郑州中央文化区(CCD)“四个中心”联合党委成立仪式上,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中原区莲湖街道,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平地起高楼,废墟建新城;筑巢引凤,优质项目纷至沓来,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革新持续加快,一幅蒸蒸日上经济腾飞的磅礴画卷徐徐展开。

郑州中央文化区(CCD)“四个中心”陆续投入使用以来,承接了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29届中国金鸡百花奖颁奖盛典、“黄河文化月”等重大活动。如今,“四个中心”已成为郑州城市建设新地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总部经济和高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重面子,更重里子“两横三纵”的交通路网已初具规模,与地下交通环廊实现了地上地下双联通,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让“四个中心”完美地融入在城市之中。

幸福的新生活让市民乐此不疲:安置房建设持续加快,回迁群众乔迁新居;环境治理、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已持续改善,群众有了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今年以来,中原区莲湖街道党工委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理念,大胆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消除基层党建盲点,激活基层组织末梢,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汇聚助推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的力量,让党史学习真正鲜活起来,让为民办实事的主旨更加丰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困难迎刃而解。

开启“新模式” 提升城市发展新动能

“我们小区大变样!现在增加了监控、智能门禁,增设了充电桩,居民楼外墙清洗一新,家门口的党建长廊增添了文化氛围,小区的内外环境真是焕然一新。”家住莲湖街道阳光花苑小区的李女士兴高采烈地介绍着自己小区的变化,“不仅外貌变了样,听说还打造了个‘红色管家’,今后小区谁家有困难找‘管家’就能解决……”看得出她对小区目前的状态非常满意,也充满期待。

党建力源于思想的引导力、组织的公信力、整改的执行力。中原区莲湖街道以深化街道党建引领为重点,大力推动基层组织与单位、行业、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着力构建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了党建“一颗子”激活经济社会发展“全盘棋”。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莲湖街道把加强城市党建作为“1号工程”,对标中央和省、市、区要求,高位谋划,专题研究部署。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的办法,先后邀请中央党校教授作专题辅导5次,推动干部转观念、提能力。建立了街道、村(社区)、组三级联动体系,全面推行纵向、横向、点面、党群、要素联动的“五联五建”工作模式,打破了原来党组织单打独斗的局面,构建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党建新格局。

目前,莲湖街道已组建党组织9个、在居民区设置楼栋党小组56个。探索成立“四个中心”联合党委,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平台共享。由村(社区)大党委牵头,组织各党支部,在各居民小区开展公益志愿活动,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各类志愿服务80多次。打造5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党群活动中心6个,有效满足了广大党员群众的需求,实现了城市党建、城市发展同步提速,相得益彰。

夯实“软实力” 硬核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厚植党建基础,方有源源动力。中原区莲湖街道围绕“为民办实事,为企谋发展”为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方向,大力实施精准招商。成功引进今日头条河南公司、轨道交通第二调度中心、合生创展泛文化产业园等10亿元以上项目。世茂、恒大、融信、融侨等知名房地产企业纷纷入驻。

回忆起项目从无到有的创建历程,郑州城建聚橙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陈久磊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办企业,最让我们头疼的就是办理各类证照。有了莲湖街道的协助,工商、税务等证照竟然只用了不到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速度真快!这在我此前的经验里,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陈久磊说。

这样的速度,得益于莲湖街道积极探索推行“三零三式”服务模式。

郑州城建聚橙剧院管理有限公司项目是入驻莲湖街道的重大项目之一,在签约入驻的当天,莲湖街道就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落地的各项协调服务保障工作。“只要项目有事需要协调解决,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我们。”莲湖街道党工委书记侯慧芳介绍说。

“只要企业带着资金项目来、剩下的事情我们办”的观念在莲湖街道落地生根。办事零障碍、服务零距离、企业零跑腿和贴心式、保姆式、帮办式的“三零三式”服务模式蔚然成风,为莲湖街道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刻下鲜明的注脚。

为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莲湖街道11次召开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协调服务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服务保障单位齐心协力、共同工作,随时准备解决问题,直至建成投产。目前,辖区省重点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40.92亿元,市重点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16.85亿元;1~4月份,莲湖街道完成新开工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域外资金投入4.7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8亿元;世茂、恒大、融信、融侨等知名房地产企业入驻开发,191.1万平方米12539套安置房封顶;奥体建国饭店、郑州城建聚橙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开始运营,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开馆,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新高地雏形已现。

打造“生态美” 以匠心守初心

城市“颜值”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最直观标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靠着这一执着信念,莲湖街道以严格措施管控环境风险,构建了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城市建设的每一个领域里。以“四个中心”为轴心的四周,东面是承载历史与现实延续城市文脉;西面是气势恢宏的奥体中心;南面,商业地块、居民安置区拔地而起;北面是宛若绿带生态水系。随着以“四个中心”为引领的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莲湖街道将成为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丰富、规模更为宏大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今年来,莲湖街道充分发扬“工匠精神”,以“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实施城市环境更新提升,改造 7处街头游园,升级11处公共绿地,增加绿地面积5.2万平方米,提升道路6余万平方米,新增非机动车位1.5万个,新增机动车停车位2000多个,城市绿量、颜值双双提升。全面做好道路清扫、垃圾清运、扬尘治理、河道管理和卫生监管等工作。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顿,根治各类“城市病”,有效改善人居环境,让市容环境井然有序;坚持常态管理、科学治理,持续完善考评机制,以开放胸怀,建设人文城市,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形成共治合力,提升城市品位。

以路长制工作为核心,大力开展道路“千百十”创建工作,统筹协调道路施工、保洁单位,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科学安排巡查人员,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将工作区域划分为阳光花苑周边、“四个中心”、陇海路以南三个区域,制定不同的巡查督促标准,找准侧重点,及时处理环卫问题;以重大活动为契机,在“黄河文化月”等活动期间,充分调动各级路长、党员志愿者、环卫工人、项目施工方、村组干部等多方力量,排查问题,建立台账,整改一处销号一处,提升辖区整体环境面貌。截至目前,创建优秀道路17条、卓越道路3条。

聚焦“办实事” 提升民生民情温度

群众的需要就是党建工作的“风向标”。莲湖街道以群众需要为导向、群众满意为标准,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群众获得感,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莲湖街道党工委组织全面开展大走访,找准辖区6个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其制定发展规划和整改提高方案。共征集诉求161条,梳理确定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实事项目36个,已办结21个。在涉及民生市政设施建设工作中,将“断头路”打通作为民生实事首抓重办,涉及辖区4条道路,总长度12607米,征迁总量约1.2万平方米,目前已100%完成任务;工作中,莲湖街道通过信访和矛盾调解机制创新,有法可循、有法必依、有理有据地化解了一大批征迁遗留问题,实现“断头路”打通工程顺利清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同时,莲湖街道制定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发展规划,把“安置房建设”“就医就学”列入年度重点发展任务。5个村安置房建设总量260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182万平方米。郑州市外国语小学等7所中小学、10所幼儿园、7所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顺利推进。

聚焦“一扇门进出”,高起点建设“矛盾调处化解中心”。将矛调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一地建设,打造“智慧型”办事大厅,让群众进一扇门就能解决“想诉”和“想要”的问题。平安中心、司法、纪检、派出所等多个职能部门驻点办公,服务范围从最初的接访延伸至诉讼、调解、司法矫正、法律服务等多个方面。同时,积极引导“两代表一委员”、社团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将律师、民调员等力量导入矛调中心,发挥专业优势,提升调解质效。3月份以来,辖区总信访量下降40%、初信初访化解率达100%,信访生态持续优化。

政治引领、组织有力、制度保障,自然纲举目张。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莲湖街道将毅然踏响基层党建的铿锵足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在建设美丽繁荣文明幸福莲湖的火热实践中,舒袖挥洒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新更美的时代画卷!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魏少杰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