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红烛先锋
启智润心育人才
铿锵玫瑰向阳开
平凡岗位写不凡
愿作春泥更护花
民族教育见情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民族教育见情怀

“对我而言,新疆高中班工作是国家赋予的使命,是学校交付的重任,是认可,更是信任。”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孙 严

孙严是郑州市第十一中学新疆部主任,从2011年起从事新疆高中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民族教育的事业上奋斗了近十年。十年间,他走遍新疆南北,北至阿勒泰,南至和田,走访十余个民族,探访上百个学生家庭,破解教育难题,促进民族融合。脚踏实地,认真做事,把教育的雨露滴灌到新疆孩子稚嫩的心灵。

作为新疆部的主要负责人,学生的日常生活、人身安全、学习成绩,他把一切都装在心里,怀里揣着时间表,手机从来不关机,24小时待命,同事们调侃他是“24365”老师,就是24小时,365天无休息日老师。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孙严都陪伴在孩子们身边,学生们亲热地叫他“孙爸爸”。有这么多孩子和他在一起,他们的欢乐,他们的悲伤,他们的成功,他们的失败已深深融入孙严的民族教育情怀中,融入他的生命中。

疫情期间,新疆班600多名孩子牵动远在新疆家长的心。为了守护学生的安全,学校取消了所有重大活动,严格控制校园人员进出,为学生采购生活必需品,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药品等。为了让远在新疆的亲人们放心,孙严写了《郑州11中致内高班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告诉家长,学校为防控疫情所做的各种努力,打消了家长们的担忧。孙严也开启了吃住在校的生活。白天除了上网课以外,就是在校园巡视检查,晚上到宿舍查看学生就寝情况。

2020年2月28日半夜,学生小杰突发胸疼,孙严当机立断,立刻拨打120,陪同孩子到医院,垫付了住院费,一直守到孩子安全出了手术室,他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真的太感谢了!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人对医院避之不及。如果不是你及时把孩子送往医院立刻手术,后果不堪设想,感谢学校、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小杰的父亲后来赶到,感激中流下了热泪。

班上有一个维吾尔族小姑娘,因家庭出现变故,生活拮据,变得孤僻而敏感。了解情况后,孙严比之前更加用心关注这个孩子,有一次看到她借别的同学的资料,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问题,孙严便以学校的名义定期资助她。就这样,孙严又多了一个“女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姑娘脸上恢复了笑容,成绩也越来越棒。

十年来,工作虽辛苦,但孩子们的真挚、善良,深深鼓舞着孙严。由于民族团结工作做得好,学校也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孙严坚信,教师的教育信念和理想,会成为点亮新疆孩子美好前途的一盏明灯,真正把他们培养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