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第7版 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ZHENGZHOU DAILY
嵩山龙门战平广州城
奥运记忆·中国红·中原风
郑州再添23个 省级非遗项目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获2032年夏奥举办权
聚焦
高质量推进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办理
确保党史学习教育 取得扎实成效
环卫大会战 合力保畅通
开展联合督查 推进民生实事落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武强:地质人的“中国梦”

本报记者 孙志刚

大漠戈壁留下他跋涉的脚印、辽阔的草原驰骋着他的梦想。为打造一个“青山常在、清水常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武强用坚定的意志和探索科学的精神践行者地质人的“中国梦”。

武强,男,1959年生,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8年入选郑州市高层次人才中的顶尖人才。

武强院士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977年,考入河北地质学院。调查、跑路线、勘探、打钻、抽水试验、取水样等等,他从本科就开始锻炼。1982年1月他毕业之后留校任教,1985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作为我国矿山防治水领域学科带头人,武强曾担任国务院特别重大透水事故调查专家组长,先后负责了包括震惊中外被困8天115名矿工生还的山西王家岭矿等6次特别重大透水矿难和多次重特大突水矿难现场抢险救援或调查研究工作,负责提交了国务院调查专家组报告,挽救了无数矿工的宝贵生命。

创新为先,理论为基,武强在系统分析40多年我国一直沿用只能考虑水压和厚度两个因素的突水系数法评价缺陷基础上,开创性提出了我国煤层底板水害预测评价的“脆弱性指数法”;研发了解决煤层顶板涌突水灾害预测评价与防治的“三图双预测”法,揭示了顶板水害形成机理与规律;还创造性地将钻探与物探技术有机无缝结合,研发了井下钻孔物探超前探放水和地面水文地质勘探的成套技术与系列装备、矿井水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与装备等。在探索地下“水龙”规律征程中攻克了多个难关,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已被编入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中,获发明专利60余项,国家授权软件著作权29项,出版中英文专著13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SCI检索8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主编国家技术标准和工具书多项。

武强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前瞻者,他提出决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研究能源经济学。同时,提倡“低碳化、清洁化”的能源消费,努力打造一个“青山常在、清水常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的能源科学发展,武强用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展现了地质人“艰苦奋斗、求实奉献”的工作作风,用责任和使命书写着地质人的“中国梦”。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