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天地随律转(国画) 白金尧
光山“二胡”
大象无形
人世的大爱
边学边拍(摄影) 刘予平
《西方古典美术史》:细数古典学术发展流变
薯干飘香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象无形

♣ 冯清利

不久前入住一酒店。酒店院内有一个圆形水池,沿池边等距离摆放着七只伸鼻吸水造型的白象雕塑。朋友中有人提出疑问,大象吸水寓意进财,可为什么是七只呢?众人皆哑然。

问度娘,也没有这方面的回答,倒是搜到了其他方面的内容。《残唐五代史演义》中,形容李元霸两臂有29.52吨之力,能举起七头大象,谓之七象之力。那么大象有多重呢?三国时的曹冲曾经称过。

据《三国志》记载,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欲知大象之重,众人皆无计可施。年仅6岁的曹冲,利用“等量替换法”解决了这一难题。曹冲遇事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其睿智令人称赞。

在中学英语课文中还学到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古印度一个国王让几个盲人触摸大象,分别摸到腿、尾巴、腹部等部位的盲人,各自说大象像大圆桶、扫帚、大鼓等。一群盲人吵吵嚷嚷,各执一词。这个故事说明,认识事物不能以偏概全,只有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大象是陆地上现存的最大哺乳动物,生活在我国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大象力大魁梧,性情却温和柔顺。“象”与“祥”字谐音,被赋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

人们喜爱大象,便把相像的自然风物冠以“象”名。在桂林市内有一座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得名象鼻山。“象鼻”和“象腿”之间是百余平方米的水月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诗意盎然。

今年4月份以来,云南象群北移一直备受关注。象群迁移110多天,迂回行进1300多公里,途经多个州、县。期间,有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确保了人象安全,促进了人象和谐。8月8日,15头亚洲象全部安全渡过元江干流,继续南返。

大象是人类的朋友。“象”字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古代,“象”字有天象、气象、物象、形象、象征等多种含意,有形状、样子的意思;“象”也有仿效、模拟之意,如象形、象声。

早年任教时,曾给学生讲到“汉字六书”中的“象形”。最常举的例字是“月”。造字离不开“象形”法,写文章也派生出了与“象”有关的象征手法。

这方面最典型的当属散文《白杨礼赞》。茅盾先生热情赞美白杨树,他以白杨树“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在《海燕》一文中,高尔基用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理解了这些自然现象和事物的象征内涵,就领悟了文章的思想及社会意义。

说到“象”字,不能不提到河南的简称:“豫”。一说河南之“豫”,是因几千年以前河南地区盛产大象;一说 “豫”字与上古人类农耕生产、仰观天象、制定历法有关。《说文解字》中解释“豫”为“象之大者”,“凡大皆称豫”。古人认为“在天为象,在地为形”“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我更倾向于中国最早的字典《尔雅》对“豫”字更具暖意的解释。豫者,乐也、安也、舒也。大禹在命名兖州、徐州等九州时,将天下的中心即南至汉水、北到黄河的区域命名为豫州。他为自己的家乡、后来的河南选了个好名字:“豫”。河南人民喜爱这个简称。世世代代的河南人也许都希冀这片土地成为安逸、舒适的乐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