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永远的红旗渠
日子慢下来以后
鲁山写生(国画) 高武昌
大肠菜
《一切境》:敞开生命与他人共享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永远的红旗渠

♣ 叶剑秀

初秋时节,驱车奔赴心驰神往的林州市,去观赏举世闻名的红旗渠。红旗渠这条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第一渠的人造天河,似一条蓝色的飘带,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蜿蜒盘绕,看上去蔚为壮观。驻足红旗渠畔,遥想当年千军万马战太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变干旱缺水的生存状态,重新安排河山,几十万林州儿女凭着自己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创造了人间奇迹。

伫立在红旗渠畔,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凉风吹过,阳光在青山绿水间闪耀,目之所及,心情难以平静下来,震撼之余,仿佛窥见了红旗渠的灵魂,触摸到了红旗渠的脊梁。

杨贵是红旗渠的奠基人,被誉为红旗渠总设计师、红旗渠之父。

1954年5月杨贵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那年他26岁。林县是个革命老区,林县人民在政治上翻身后,生活上饱受着干旱缺水的煎熬,几十万民众的生存已经被逼到了绝望的边缘。“举全县之力,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非得把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给它改变了不可!”他在县委会上,拍板定盘,掷地有声。

担当和使命,是一个年轻干部应有的风范,是家国情怀的铮铮誓言。

劈开太行,引漳入林,这是一个宏大的构想,更是林县人民世代期盼的夙愿。为民谋利益的感召力,通过各级大喇叭的传播,那个冬天,全县的角角落落沸腾了。1960年的正月初七,寒风凛冽,十万民工带上钢钎铁锤、铁锹镐铲、毛驴板车,浑身迸发着万丈豪情,出征太行。杨贵书记肩扛铁镐走在队伍前面,历史的镜头留下那张珍贵的照片,至今仍然震撼人心。质疑、劝诫、警告,各方面的压力接踵而至,资金、口粮等困难纷至沓来。坚定的信仰支撑着他顽强的意志,县委一班人的奉献精神,人民群众的勇敢和智慧,给了他无穷的胆量,让他笃定和坚守。

他与民工露宿工地,他与民工同啃咽粗糙的窝头,他在山洞里与技术人员切磋商讨,他与县委领导调整思路,他曾因饥饿昏倒在工地上……

十年,整整十个四季轮回。在新中国最艰难的岁月里,他带领林县人民在崇山峻岭之间,一钎一锤凿通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中国水长城。当红旗渠清澈的渠水纵横太行山,绵延三千里,流入林县的村村户户,青山为之动容,大地喜极而泣,所有的人都哭了。

杨贵,这个朴实而伟大的名字,被林县人民用钎锤雕刻在红旗渠的渠岸上,已与那从太古走来的太行山水浑然一体,化为永恒。

修建红旗渠,当年在林县人看来,就是生活的全部,男女老少,不论年龄,出力出智,哪怕献出宝贵生命,也毫不足惜。

张运仁,林县小店乡南山村人,红旗渠总干渠开工,第一批上了建设工地,任南山村施工排排长,并担任三个村庄的技术员。在工地上,不管是抡锤打钎、下崭除险,还是生炉捻钻、抡斧修车,样样活儿都出色。那年5月13日傍晚收工放炮时,细心的张运仁发现还有一炮未爆炸,这时很多民工已经走出掩体洞,他连忙奔走高喊:“还有一炮没响,赶快隐蔽好。”不料一声炮响,在场民工得救了,他却被飞石击住头部,牺牲时年仅38岁。

张运仁牺牲后的第二年,妻子赵翠英把十三岁的儿子张买江送往工地,临行前对儿子说,“孩子,你爹没把渠修到底,你就去替他完成吧,不把渠修成你不准回来,不把水引回来就别进家”。

十三岁的张买江背上父亲生前用过的行装,那是母亲拆洗后交给他的。大年初五的早上,张买江冒着寒风走向了太行山。

张买江前仆后继,奔赴红旗渠工地后,人小志坚,踏实肯干,不怕苦,不怕累,背钎捻钻,奔波于各工地之间,娘做的新鞋,不到一个月就磨破了,脚底板上磨出血泡,仍坚持勤劳苦干,人称红旗渠工地上的“小老虎”。张买江在工地上一干就是五年,他牢牢记着母亲的话,从未请过半天假,也没回过一次家。

1966年三条干渠竣工总结大会上,张买江被评为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

红旗渠通水那天,张买江拿着奖状,肩挑一担水,回家见到阔别五年、日夜想念的母亲。

母亲提着一小罐水,默默去了父亲的墓地,把水浇在坟上:“运仁啊,你家大孩儿把水引过来了,你也可以放心了。”

特等劳模任羊成个头不高,身材瘦小,他却是红旗渠建设工地上响当当的“除险英雄”。他的修渠故事和英雄壮举,书写着一段传奇。

1960年6月12日,红旗渠谷堆寺工地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正在火热进行中的红旗渠建设工程遭遇挫折。33岁的共产党员任羊成主动请缨担任除险队队长。这个从小在苦水里泡大、在水利建设工地上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带领队员腰系大绳,荡身在悬崖峭壁之间、万丈深渊之上,双手持挠钩除险。任羊成说:“那山很高,往下看,头晕目眩。人就在一条绳上系着,悬空作业,你是真党员假党员,一试便知。为了安全施工,就不能怕死。”

除险队说白了就是敢死队。有一次除险时,滚落的石块儿正好砸在任羊成嘴上,任羊成拿出钳子把牙连根拔出后,仍坚持除险不停。

任羊成入党宣誓的时候,就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员,既然是党交给的任务就要去完成。

当时,悬挂在太行山峭壁上的每一个民工,身上都系着重达一百多斤的麻绳。新华社的老社长穆青曾经去采访任羊成,深为他的事迹所感动,问他说:“你能不能把衣服撩起来给我看看你的腰?”

任羊成脱下衣服,穆老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他看到任羊成最里边的一层衬衣已经和腰间的血肉粘在了一起。红旗渠已经修成四十多年了,今天任羊成的腰上还结着一层厚厚的老茧,似一抹时代的印记,在岁月里深藏。

李改云是林州市姚村镇井湾村人,红旗渠工程动工后,担任妇女营长。她干活身先士卒,关心姐妹们的生活,深受大家的爱戴。1960年2月18日,她到工地检查安全,抬头发现上面的山坡上有零碎石头滚落下来,十多方土石正在坍塌,而下面的民工们正在埋头干活,对从天而降的危险却全然不知。她急忙大喊:“山石要塌了,快躲开!”

民工们听到喊声迅速跑到了安全地带,但16岁的女青年郭焕珍却被这突如其来的险情惊呆了,眼看石头就要砸到她头上。千钧一发之际,李改云一个箭步冲上去,奋力将郭焕珍推开,自己却被埋在乱石之中。民工们七手八脚慌忙去刨,发现她的右小腿仅有一些皮连着,已成了一个血人。大家绑了一个简易担架,急忙将她送往20多公里外的工地临时医院。

医生要为李改云截肢,以挽救她的生命。县委书记杨贵闻讯,下了死命令:人要保住,腿也要保住。虽然主治医生实施了最好的救治,但李改云的伤口却一直未能愈合。

4月18日,河南省委专门派一架直升机到林县,把她接到郑州医治。经过精心治疗,她的生命保住了,但是右腿却落下了终生残疾。

李改云救人的地方修了一座桥,位于王家庄泄水闸附近。桥东面中间的石头上刻有“改云桥”三个字,就是为了纪念当年舍己救人的女英雄李改云。

人性的崇高在于瞬间的迸发,只有当危难来临之时,人性最珍贵的品质才能得到检验。李改云用青春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人性的赞歌,也在红旗渠上留下了唯一一座用人名命名的桥梁。

李改云,红旗渠建设特等劳模,功在千秋。

吴祖太是红旗渠建设者中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是当初红旗渠工地上难得的科班人才。小伙子长得很英俊,高个子,在工程技术上是挑大梁的。

吴祖太的未婚妻薄慧贞,是淇县高村的小学教师。吴祖太初到林县时,未婚妻经常来看他。因吴祖太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催促早一点把他们的婚事给办了。由于吴祖太忙于工作,婚期一拖再拖,直到1959年的大年初一,吴祖太才和薄慧贞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初五又赶回工地,两个人在一块儿,也就仅仅四五天的时间。

红旗渠工程开工前,吴祖太承担的是勘测和设计重任。由于技术人员少,他每天带着测量小组,不仅白天要到实地去勘测,晚上还要对每一个工程图纸进行详细核算。1959年6月的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让他马上到专区开会,汇报红旗渠的情况。吴祖太说工地这么忙,换个人去不行吗?来人说车都备好了。当他上车后,来的人才告诉他,他新婚不久的妻子为了抢救一个过铁路的小学生,不幸遇难。一个晴天霹雳,吴祖太晕倒在车里。

吴祖太强忍悲痛,一路哽噎,急忙赶过去,他守着妻子冰凉的尸体,整整一天,滴水未进。但引漳入林的勘测设计工作离不开他,吴祖太只好匆匆将妻子埋葬在她的老家淇县,发誓等到红旗渠修成后,一定把妻子的灵柩移回原阳老家。

回到林县,吴祖太病倒了。病未痊愈,他又奔忙在工地上,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不畏艰险,翻山越岭,既要依据勘测实况绘制每项工程设计图纸,还要考虑每个工段施工的安全措施。红旗渠要通过山崖河涧,地形地貌十分复杂,他和同事们在工作中设计出一些切合实际的建筑物。青年洞一段原拟绕山挖明渠,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经过反复考虑比较,吴祖太改进设计方案,采用凿隧洞的方式,让渠道通过天险绝壁。

1960年的3月28日,历史定格在这一天。这天傍晚,吴祖太刚盛了一碗饭,一个工友告诉他,他们收工时,发现王家庄隧洞的顶部出现了裂缝。吴祖太一听,搁下饭碗就走。没想到,进洞不到十分钟,塌方发生了,吴祖太被压在了塌方的碎石下边,年轻的生命终止在27岁的芳华年龄。

漳河呜咽,太行低垂。追悼大会上,哭声一片。三天时间,工地的民工茶饭不进,哽咽不止。

吴祖太是第一位为红旗渠献身的人,也是为红旗渠献身的81位烈士中唯一的一个外乡人。

林州人民历时近10年,削平1250座山头,在太行山间修建了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铸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1964年,红旗渠总干渠胜利建成。漳河水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入林县,实现了林县人民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4月5日,在分水岭举行了隆重的通水典礼。成千上万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翻山越岭前来看水。庆典场面气势宏大,一片欢乐的海洋。一批批手执奖状的民工,脸上写满自豪,这是上级给予一代修渠英雄唯一的丰厚奖励。

今天致敬英雄,历史告诉未来!当我们再一次重温那段艰苦岁月中的激情故事时,红旗渠精神千秋永恒,历久弥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