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心通桥民意排行榜
我省三方面发力加速培育新比较优势
郑州将建9个汽车客运停靠点
特殊“演出” 温情满满
开展道路运输综合应急演练 提高从业人员救援处置能力
老人坐轮椅乘公交 车长当起“搬运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实施“优势再造战略”
我省三方面发力加速培育新比较优势

本报讯(记者 侯爱敏)昨日,省委宣传部举行“奋进新征程 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就我省“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开展情况进行通报。我省将围绕三方面重点发力,加速培育新比较优势。

会上透露,近年来,我省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逐渐形成了一批比较优势:区位交通优越。全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有5个经过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基本建成,郑州机场货运吞吐量跻身全国前六,郑州成为全国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产业基础雄厚。我省拥有40个行业大类、197个行业中类,装备制造、食品制造两个万亿级产业,是国内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支撑点、结合点;市场规模庞大。我省有1亿总人口、2000多万中等收入群体,每年150万左右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2.25万亿元。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当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我省提出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意在通过超前谋划、前瞻布局,加速培育新的比较优势,重点从三方面发力:

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让“流量”变成“留量”

我省将以通道枢纽为基础,以高效物流为纽带,以优质服务为依托,实施枢纽能级提升、物流提质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培育“三大行动”,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交通枢纽集聚布局。重点抓好“四个经济”:着力培育壮大航空经济。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为龙头,推进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临空生物医药园、双鹤湖智能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形成核心产业集群;培育发展航空金融、国际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吸引集聚离岸金融、飞机租赁等业态,高标准建设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共同构筑临空产业生态圈层。

其次,着力引育集聚高铁经济。推进中车郑州生产基地、洛阳生产基地建设,吸引电子信息、机电设备、高端合金等关联配套产业集聚,逐步形成高铁装备“河南造”;前瞻性布局高铁货运,建设郑州高铁物流一级节点,利用高铁快运高效集疏的优势,让特色产品“跑起来”。

着力提质增效陆港经济。高水平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示范工程,谋划布局郑州国际陆港新节点,到2025年争取开行国际直达线路达到20条以上。在沿线国家建设一些经贸产业合作园区、特色商品展示中心和海外仓,促进班列运贸一体化发展。同时,推动班列商品进国内各市县展示展销,让商品既有“国际范”、又有“河南味”。

着力做大做强临港经济。支持周口、淮滨等完善提升内河港口及航道设施,因地制宜发展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布局建设临港物流产业园,将中原地区的货物通过水运快捷通向世界,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原港口贸易中心。

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让“存量”变成“增量”

将通过加快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卓越产业链建设、数字赋能融合“三大工程”,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强企业,明年新增上市企业10家。全省将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健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市场主体梯次培育机制,明年新增10亿级以上龙头企业25家、上市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0家。

优链条,打造10个重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0个左右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重点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优势领域,实施产业链现代化提升行动,推进中铁智能装备产业园、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紫光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基地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促融合,加快建设设计河南。开展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明年建设15个左右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增上云企业3万家以上。同时,从“链主”企业需求出发,集聚配套科创、金融、咨询、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工业软件、建筑设计、创意设计等。

推动内需规模优势向协同优势转变,让“体量”变成“动量”

具体将实施供需适配、市场招商、促进消费“三大行动”。

其中,围绕“优供给、创高端”,我省将在食品、汽车、轻纺等领域实施品牌创建行动,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模式,推出一批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优质产品,引领企业参与中国品牌日、消博会等高水平展会活动,增强省内产品市场竞争力影响力,真正让商品变品牌。

围绕“强招商、拓空间”,立足我省广阔市场空间,深化与长三角、粤港澳等发达地区的合作,大力开展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新模式,签约落地一批投资超50亿元乃至百亿元的产业项目,以项目落地、投产、达效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围绕“育平台、促消费”,积极引进知名电商企业总部或区域性、功能性总部,支持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平台)发展,加快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商产业园、直播基地等载体建设,举办微商创业大赛,打造线上线下时尚消费新高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