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家中心城市提质进位” 专家谈即日起开始征稿
源远流长“山河祖国” 涵养“文化郑州”之魂
首批助老打车“暖心车站”启用
郑州出台房地产新政
电脑忘车上 幸遇热心人
平等: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
郑州市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边督边改情况统计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源远流长“山河祖国” 涵养“文化郑州”之魂

(上接一版)留下了“文明胚胎”的河洛古国,它们共同演绎的起源历史,定格了早期中国最为绚烂的文明华章。

一座崇山 文明之源

斗转星移,因为不断参与地球运动的发展变迁,嵩山如同一位创世铁汉,见证着地球的沧海桑田,又如同一位慈父,孕育、引领着嵩山地区文明的诞生。

因其古老而丰富的阅历,嵩山被地质学家称为“五代同堂”,被爱好者称为“地球万卷书”。而这种中国唯一、全球罕见的“五代同堂”的地质奇观,使得嵩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居天地之中的地理优势而闻名于世,出现在电影《少林寺》、舞剧《风中少林》、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等享誉国内外的郑州文化名片中,“嵩山地区作为华夏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这一论断,形成了广泛共识。

早在人类步入旧石器时代,就选择了环嵩山地区的繁衍生息。旧石器中晚期以来更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李家沟遗存的发现,为研究我国黄河中游地区农业起源和新旧石器过渡的文化演进提供了重要线索;裴李岗文化的强势发展,影响到整个华北及邻近地区;仰韶中期的庙底沟类型文化强势发展、广泛传播,为日后统一的中华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夏商周至北宋南迁的数千年间,环嵩山地区大部分时间都是历代王朝建都立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于是,儒释道和谐汇聚于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嵩阳书院至今书声琅琅……

北京大学教授莫多闻认为,嵩山文明至少具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博大的文化包容性、广泛的文化适应性、顽强的文化发展生命力以及极强的文化凝聚力”等5个方面独特而优秀的文化特质。

另一位重量级“嵩山粉”是中国环境考古主要开拓者之一、已故考古学家周昆叔生前多次来到嵩山、多年研究嵩山,并撰写《嵩山文化文集》《中华文明与嵩山文明研究》等诸多著作,孜孜不倦地阐述着以嵩山为中心形成的中原古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中所起的主源与核心作用。

一条大河 壮阔史诗

如果说嵩山以地球见证者的古老与庄严准备好了中华文明最初的温床,绵延万里的“四渎之宗”黄河,则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民族精神的塑造提供了最丰厚的营养。

人类的生存、文明的发展与河流联系紧密,就黄河而言,它在中下游冲刷出的这片黄土高原和冲积平原面积最大。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认为:“在秦汉统一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就以其‘天地之中’的核心地位形成华夏文化圈中公认的‘中原’,成为中华文明的基地。”在葛剑雄的描述下,五六千年前迁入黄河中下游的先民幸运地在这个黄金时代迎来了文明的曙光:他们大量开垦和耕种土地,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使一部分人口解放出来,得以专门从事统治、管理、防卫、建筑、祭祀等工作,“有利的自然环境使这些早期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并吸引周边其他群体的聚集,不断壮大,形成核心”。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严文明先生提出中国文明形成的“重瓣花朵”模式影响深远,而“花心”正是处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中国文化的中心:“中原居中的地理位置使它可以吸收各个地方文化的优点,也对各个文化产生影响。”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千古流传的优美诗篇演绎着黄河博大包容、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星光多年从事黄河文化研究。“郑州在黄河文明中居于中心地位,不仅黄河文明的肇始与之密切相连,而且黄河文明中心地位的建立亦与之息息相关。”王星光表示,郑州是历史上和黄河关联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当今的郑州是全国人口大省河南省的省会,人口逾千万,更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航空交通枢纽、国家级中心城市,“黄河孕育了郑州地区的灿烂文化,辉煌的黄河文明也离不开郑州,黄河文化的开发与中原的崛起更离不开郑州。”

人文始祖 肇造中华

中原大地不仅有着极佳的山川景观,更是接连创造了一段段历史奇迹。“河南逐步被推向辉煌的顶点,甚至直接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星球研究所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在《这里是中国》一书中这样深情地描述郑州所在的这片热土。

诞生于新郑的人文始祖黄帝,无疑就是这“根基”的一部分。5000年前,黄帝在此统一部落、建都立国,制舟车、筑宫室、造文字、定律历,创始了许多重大发明,开启了远古中华文明新纪元。

“黄帝活动的主要区域分布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郑州是黄帝出生地、都城所在地,黄帝族的发祥地在以新郑一带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习刚研究认为,黄帝以有熊所在地新郑为基地,通过战争,打败、融合了炎帝部落、蚩尤部落等,成为部落联盟领袖,“黄帝时代,在中华远古史上,第一次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各部落,出现了具有国家职能的社会管理机构;在物质、精神、制度等文明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为中华远古进入国家阶段准备了条件,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

在知名文化学者郦波心目中,黄帝就像一条大河的源头、一座文化的高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就如滔滔江水,从黄帝起延绵至今,奔腾不绝,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黄帝的丰功伟绩,使得华夏子孙自春秋战国以来就在农历“三月初三”于黄帝故里轩辕之丘举行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2008年国务院确定新郑黄帝拜祖大典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而2021年拜祖大典首次设立“网上拜祖祈福平台”,为全球华人在网络空间拜祖祈福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体验环节,全网全球推送、点击、浏览量达20多亿人次——人文始祖黄帝犹如一座精神灯塔,对全球华人的影响力、凝聚力可见一斑。

河洛古国 文明胚胎

作为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有“河洛古国”之称的双槐树遗址,不仅被誉为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还被专家称之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它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

“‘河洛古国’的地理位置和所处时代太重要了。伊洛汇流后在这里汇入黄河,遗址呈现出的景象与内涵,契合了《易经》‘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的重大意义,“不排除双槐树遗址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至少是早期中国的酝酿阶段。”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也提出,在整个黄河流域5300年前后,双槐树遗址是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个。放眼全国,这样规模的遗址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非常罕见:“双槐树遗址的重要意义在于规模大、等级高、内涵丰富。从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这样的角度来讲,双槐树遗址的发现具有不可比拟的重大意义。我们找到了华夏文明的源头,也找到了中华文明的源头。”

“河洛古国”横空出世,成为“打开黄河流域文明起源的关键钥匙”“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主根脉,有望追溯于此;也将人们的目光带向更遥远的过去,探寻中华文明的承续与发展。

嵩山、黄河,黄帝、古国,它们在郑州大地上紧密相连,共同描绘出早期中国的灿烂文化,谱写出早期中国的动人华章。

“嵩山、黄河在郑州地区的‘相遇’,奠定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催生了黄帝部落的诞生、发展和文明统一,留下了‘河洛古国’这样‘文明主根脉’的遗迹。”郑州市文物局局长、历史学博士任伟表示,纵观郑州“山河祖国”文化品牌的提出,人们不难从这些极具概括性、独特性的文化资源中感受到河南、郑州地区在早期中国“造山、造水、造中华”的开创性历史地位。“‘山河祖国’的提出有其内在深厚逻辑和纽带,是郑州宝贵的文化资源,是足以令每个郑州人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文化名片,它们将在当下和未来,发挥出更加持久与强大的精神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