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虎虎生威(国画) 袁士珍
质朴醉人的文学美感
站在树上听春风
春天的模样(外二首)
《平凡英雄》:感悟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叠翠山庄(国画) 郑微
初识紫菜薹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上次张根财说他的电饭煲坏了,一直烧劈柴做饭,郁洋回来让妻子网购了一个。边走边想连瑞的事情,郁洋真想告诉他,没有任何文件规定,第一书记扶贫两年回去就得提拔,别人开玩笑可以,自己当不得真。他铆足劲儿再干两年本是好事,但如果目的是为了回去提拔,也仍然无章可循。现在他性格里固执偏激的一面被激发出来,透着不自知的怨尤,其实是不可理喻的。转过一片树丛,眼前即是宝月湖水库,远处蓝天碧水相连,近处白鹭翩翩,郁洋从心底都替连瑞产生一种人生苍茫、前途未卜的感觉。

张根财的家一共三间平房,东边一间是卧室,西边是堂屋和厢房。堂屋门大开着,不见人影。郁洋喊了声,老张师傅!没人答应,倒是从门前茶园里闪出一只黑狗,冲他“汪”地叫了一声。

屋内墙壁灰暗,桌椅摆设杂乱不堪。墙角里一台簇新的一百二十升的电冰箱,看上去很惹眼,是今年三月郁洋从白云寺镇上给他买的,最便宜的新飞牌,花了一千一百元。郁洋拉开冰箱门看看,几乎空空如也,只有一盘黑乎乎的剩菜,还有几盒感冒药。供桌上放四桶福临门食用油,是郁洋以前入户走访送来的,外面积满了灰尘。门边的地上有两只滚圆的西瓜,是本地的特有品种“麒麟瓜”。

正在这时,张根财咧着嘴小跑着回来了,老远就伸长胳膊要和郁洋握手。

“领导来了!”张根财手上青筋暴起,握手时非常有力。

郁洋把电饭煲递给他,说:“你上次说电饭煲坏了,给你买了个新的。”

“咦!”张根财拖着长音说:“谢谢,谢谢!”

郁洋问他:“老张师傅,我是你的帮扶人对吧?”

“嗯嗯。”张根财咧嘴笑着。

“那你说说我是谁?”郁洋问。

“你是……”张根财眉角一皱,陷入苦思,然后反问道,“你是谁?”

“我是哪个单位的?”郁洋又问。

张根财偏着头,想了一会儿,笑着回答:“你是乡里的干部。”

“我叫郁洋!”郁洋气得差点没晕过去,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说,“我是隐山区的扶贫办主任,这话我教你一年半了!”

“对对,你是扶贫办的……我记住了……”张根财连连点头。

“你儿子在广东打工年收入多少?”郁洋再问。

“娶个媳妇就好了……”张根财不知咋回答了,陷入喃喃自语。

上级扶贫检查时会问到的最基本的五个问题,帮扶人是谁?哪个单位的?你年收入多少?帮扶人采取了哪些措施?你对帮扶成效是否满意?可惜这五个问题,郁洋教张根财回答不下一百次了,他一个也记不住。如果这次上半年考核抽查到张根财身上,凭借问卷判分,下面千头万绪,上面一定之规,自己做的所有努力都将前功尽弃,想想也真是悲凉。

郁洋找了块抹布,擦拭供桌上四桶食用油积满的灰尘,待提起来细看,竟然有两桶已过了保质期。估计张根财不知道看生产日期,总是吃他新送来的,任凭先前送来的油放过期了仍茫然无知。

“这都是领导给的,你对我好啊!”张根财说着又想握郁洋的手。

看着他那憨厚而殷勤的样子,郁洋气得都无语了,他拧开那两桶油的盖子,说:“这两桶油刚过保质期,应该还能吃,你倒进锅里,炸一下鱼肉之类,免得放坏了。”郁洋耐心地教他。他记起小时候母亲就是这样做的,谓之炼油,炼一炼会使油更香。

张根财笑着挥了下手,满不在乎地说:“不会的,油咋能放坏呢!”

郁洋不想跟他多作理论,走到院子里,说:“你挑水的水井呢?带我去看看。”

“哦,好。”张根财似乎不知郁洋的用意,有点唯唯诺诺。那只黑狗蹿出来,跑在前面引路。从门口往西,穿过一个山坡,坡上种着一片红薯,走下山坡,在另一户人家门口的低洼处,有一眼水井,上面盖着石板。郁洋大致目测了一下,从水井至张根财厨房门口,大约二百米。

“交给你一个任务。”郁洋站在山坡上说,“你挖条沟,从水井挖到你的厨房门口,留作预埋水管。”

张根财一脸茫然,似乎没有听懂。

郁洋又解释说:“为了不让你再挑水,我准备给你厨房门口装个蓄水塔,将井水通过水管引进去,蓄水塔、潜水泵和水管的钱都由我出,挖沟的活儿你自己干,可以吧?”

张根财恍然大悟似的,一下子握住郁洋的手,使劲地摇晃,说:“领导……政府对我真好……”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

郁洋故作郑重地说:“记住,水管我给你买质量最好的,你自己一定要把沟挖好。”

张根财连连点头,脸上抑制不住地笑。

这时兜里的手机响了,郁洋掏出来一看,是区文化局长李北亚,想起昨晚给他发的微信消息,他一直没回复。

“郁主任在哪儿公干?”李北亚说话总爱有种不怀好意的味道。

“李局长。”郁洋说,“扶贫日,我在马鞍下村啊,给贫困户安装蓄水塔。”

“呵呵,郁主任工作敬业,此时还在扶贫,忘路之远近,忘日已西沉,在下佩服之至。”李北亚揶揄道。

“有啥事儿吧?”郁洋说。

“根据郁大主任昨晚的指示,我已选好隐山区新排小品《扶贫记》的女演员,话说妖娆多姿,惊为天人,今晚特设薄宴,请郁大主任亲临指导把关。”李北亚拿腔捏调地说。

“得了吧。”郁洋笑道,“我哪敢指示你。”

“玩在宝月湖,吃在镇淮楼。晚上六点,镇淮楼酒店,不见不散。”李北亚说话像捏着鼻子。

“女演员是谁?”郁洋问。

“暂时保密,郁主任鉴赏一下便知。”李北亚卖关子。

镇淮楼是淮城市的知名酒店,在那儿吃饭被纪委查处的风险极大,不知李北亚怎样想的,能出如此昏招。郁洋想了想说:“李局长,我还有事,就不去了,你自己好好鉴赏吧!”

“胡衣一。”李北亚抛出一个名字,“女演员是胡衣一,人家慕名求见你郁大主任,来不来随你。”

胡衣一是隐山区的一尊女神。

隐山区政府门口有一个广告牌,上面写着“大美隐山 秀丽茶乡”八个大字,背景是宝月湖畔的隐山风光,文字为隐山区概况,照片右侧站着一个笑容可掬的采茶女,做出一个空姐般的欢迎八方宾客的动作,她就是胡衣一。

胡衣一其实是郁洋的微信好友,不过他们几乎没有互动过。胡衣一在隐山区具有明星般的影响力,她发的微信一般是照片、美食、唱歌、练功之类,每一条都有许多熟人评论、点赞。郁洋觉得他一点赞,如同一种个人隐私的暴露,他不愿意让别人认为他也是胡衣一的众多拥趸者之一,于是干脆装着视而不见。胡衣一最喜欢拿大顶,每天早晨六点多钟,她的微信上就会发出在淮城公园练习拿大顶的视频。

20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