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什么要读杜诗
春深绿清漪(国画) 王延旭
做人要靠谱
尊称的变异
《最早的中国》:从玉的肇始溯源华夏文明
江南春色图(国画) 沈钊昌
儿时的上学路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儿时的上学路

♣ 侯发山

老家藏在一个山高路远的偏僻小山沟,我家住在山洼的最里边,出行极不方便。父亲在世的时候解释说,那个年月为了躲避土匪、战乱,哪里偏僻就住到哪里。我爷爷把家选址到那里,先后生育了十个子女,六个男孩四个女孩,很是热闹了一段日子。如今,热闹已经不复存在,整个大家族的那个院落已经空无一人,只剩下日渐破败的房子,院子里长满了荒草——老一辈相继过世,年轻人都搬到了镇里或城里。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我回老家的次数反而渐渐多起来。每次坐在车里,行驶在宽阔且安有路灯的水泥路上,常常想起当年在这条路上奔波求读的情景。

小时候,我家那道沟的沟口有所小小的庙宇,老师代替神仙做了主人,那里也就成了学校,我小学三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学校距家两里路,虽是磕磕绊绊、曲里拐弯的山路,尽管一天跑几趟,小孩子也不觉得累,一路蹦蹦跳跳就到了目的地。四年级到八年级,是在村部所在地的学校上的。学校离家有四五里地,远不说,中间要翻越一座山一道岭,走一趟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来回一趟就是两个小时。为了赶时间,几乎都是一路小跑。四五年级的时候,早上还有自习,天不明就起床,迷迷糊糊当中,便走在了上学的路上。到了学校上两个小时的课,再回家吃饭。因为是三个时间段,如此下来,一天要跑三个来回,六年级以后,吃罢早饭再上学,这样一天只有上下午之分,需要跑两个来回。

春天和秋天还好说,夏天和冬天是最难熬的。中午回家,又热又饥又渴,那时候还没有水壶,沿路也没有商店,即便有,口袋里也是空空如也,翻山越岭到了家,狼吞虎咽扒拉了母亲端到饭桌上不冷不热的饭,估计也就十分钟时间,然后开始往学校走。有时候走到半途,若是遇到暴雨,没有地方躲避,只好任雨水淋透身体。假如是在回家的路上,到了家里可以换换衣服,反之,如是上学的路上遭了雨,到了学校,钻进厕所把湿衣服脱下来拧出水分,然后继续穿在身上。父母有事如不在家,早上带着饭,中午就不用回家。到了中午,带来的饭菜已经冰凉,又没地方加热,都是冷饭下肚……好多同学都是这样,想想,那时候的孩子真是皮实。不能说父母不关爱孩子,他们忙着挣工分,顾不上啊。冬天,手和耳光被冻伤,怕是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穿得也单薄,一个个整天吸溜着鼻涕,袖筒上给擦得明晃晃的,秃顶看和尚,谁也不笑话谁。最怕的就是下雪,结了冰,山路更难走,真的是“上坡上不去,下坡光出溜”,弄不好就要摔个鼻青脸肿。当时没有棉靴,穿的就是夏天的雨鞋,还是大人的雨鞋,里边垫上麦秸或者软布……我的脚每到冬天都要被冻裂,晚上回到家,温水泡泡,裂开的口子被母亲用烤化的滤清给“焊”上。

高中到镇里上学,若是抄近路,学校跟我家隔着一道山,这道山较上初中的那道山,海拔更高,虽说坡道舒缓,但回一趟家差不多需要一个半小时,上坡一个小时,下坡半个小时。走大路虽然平坦,但路途较远,也没有便车可趁,步行差不多要两个多小时,因此,上学回家基本都是翻山越岭。高中住校,只有周末才回家,偶尔中间也回家一趟,其实也没啥事,就是想吃顿母亲做的饭菜。记得有一天中午,我匆匆跑到家,家里锁着门,父母赶集去了,四婶给了我一个饼,我啃着饼返回了学校。

好在一切都已经过去,成为心中难以磨灭的回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