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郑州打造国家
先进制造业高地对策分析
做好“两个谋划”“五个坚持”
推进郑州提质进位高质量发展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有效衔接郑州乡村振兴的“四个维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有效衔接郑州乡村振兴的“四个维度”

胡 明

党的十八以来,郑州市在党的脱贫攻坚战略指引下,完成了全市181个贫困村的摘帽,解决了9.6万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初步建立了针对贫困人口的帮扶体制,完善了对贫困人口返贫的动态检测机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贫困人口群体返贫的底线,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需要多维度扩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实现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到全面乡村振兴的衔接,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中,围绕郑州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需要在组织维度上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主体维度上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在价值目标维度上落实实现共同富裕,在现实维度中突出郑州实践特色等“四个维度”上发力,从而推进郑州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组织维度上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郑州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提升郑州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是推进郑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党的领导为郑州乡村振兴的实践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发挥着“定盘星”和“领路人”的作用。通过建立以各级党组织为基础、各级党员干部为骨干的高效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党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指挥能力和效率,提升党对农业振兴、农村社会发展、农民致富等乡村各项工作的领导能力,才能为郑州乡村社会治理筑牢“战斗堡垒”。同时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基础上,乡村治理体系还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通过吸引各界乡村群众、行业能人、致富能手广泛参与到现代化乡村治理中,健全乡村社会村民自治机制,搭建符合郑州乡村社会发展的人才培育和使用机制,由此激活乡村各界能人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形成“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有为”的参与机制,形成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的郑州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充分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对于郑州乡村社会的组织力和社会感召力,凝聚全社会合力,开创郑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在主体维度上激发乡村社会人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乡村社会高质量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实现脱贫攻坚阶段,郑州通过实施人才、技术、教育、资金等帮扶措施,实现了乡村社会贫困问题的解决。但乡村振兴是一项更为系统的工程,其实现的基础是需要进一步激活乡村社会内生的发展动力,形成更为高质量的乡村社会内生发展机制。郑州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乡村发展产业基础的建立,需要以乡村社会的长效发展为原则,以符合郑州当地乡村社会资源要素特色为依据,以提升乡村社会“造血能力”为根本,以服务乡村社会振兴为目标,推进郑州乡村社会产业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同时充分保障和激发乡村社会人民群众在乡村社会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保障乡村社会人民群众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权利,激活人民参与乡村社会振兴的主体意识,转变传统扶贫中存在的“等、靠、要”观念,实现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培育乡村人民群众树立参与实现乡村振兴事业的建设意识,引导人民群众通过参与乡村社会振兴,将个人价值实现与乡村社会振兴相结合,在实现乡村社会发展中寻求自己的角色意识,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乡村振兴的归属感、参与感、认同感和成就感。

在价值目标维度上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实现乡村振兴成果的共享。共同富裕既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是百年以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维度。通过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实现郑州乡村社会振兴中,走出一条从“创造财富”到“财富共享”的共同富裕之路,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特征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党在新时代赋予共同富裕更加丰富的内涵,共同富裕不仅仅是要消除贫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富裕”的需求,也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位一体”乡村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诉求。

在实践维度上注重郑州实践特色,走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郑州乡村振兴路径的现实选择需要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准确的定位,在稳固提升传统乡村功能定位的同时,实现从单纯农业生产到多产业协调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上。依托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发展定位,推进郑州乡村承接郑州城市部分功能的转移,突出郑州乡村对郑州生态环境、生活保障、休闲旅游以及经济发展的特色服务价值。将郑州乡村田园环境、历史人文的特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优势,走郑州乡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之路,提升郑州乡村社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特色功能地位。同时激活郑州乡村特色资源,走特色产业振兴之路,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工程,塑造郑州乡村农业优质品牌,将荥阳柿饼、新郑大枣、中牟大蒜等优质品牌优化提升,发掘更多具有郑州地域特色乡村产业特色品牌。延伸粮食种植等传统产业链条,形成种植、特色加工运输完整链条,强化郑州乡村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消除农产品流动中的“堵点”,引导多种专业公司、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乡村社会新型农业生产,稳固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让特色产业发展成为郑州乡村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让乡村民众从郑州乡村社会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建构从脱贫攻坚到实现郑州乡村社会振兴的有效现实路径。

(作者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