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决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确保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大局稳定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树牢“项目为王”导向
全面奏响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比学赶超谋发展
我市启动暴雨天气“131631” 预报预警工作机制
千方百计把发展搞上去
中原国际车展开幕 购车享优惠大礼包
河南省政府新任免一批干部
增强全民安全意识 夯实人民安全防线
郑州市安全生产主题短视频大赛启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比学赶超谋发展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万人助万企”暨“三个一批”重大项目观摩活动综述

(上接一版)

加快小微企业园建设

厚植产业发展“植被”

作为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成为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结合经济发展实际,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了一批以生产制造为主、以“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为鲜明特征、具有准公共属性的小微企业园。

观摩团先后实地察看了部分小微企业园建设进度,认真听取建成园区运营情况汇报。郑州科技创新园负责同志介绍说,园区按照“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发展模式,积极引龙头、建渠道、打造小微企业集群,目前已吸引1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外资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郑州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郑州天健湖智联网产业园项目将打造成为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有活力、有温度的新一代产业园区,更好汇聚科创资源、聚合高校人才。” 芝麻街1958双创园不断改造提升工业老厂房功能和质量,搭建科技创新型平台,全部建成后入园企业将超1000家,实现税收超10亿元,带动就业20000人。

观摩团成员一致认为,小微企业园在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特色产业集聚、产业生态打造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形成铺天盖地的市场主体至关重要的“苗圃”。

目前,全市重点监测小微企业园142个,总规划占地面积2.6万亩,规划建筑面积3500万平方米,已集聚入园企业5100家,今年计划完成工业投资110亿元以上。我市初步形成了开发区以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集聚方向,市内五区以智能制造等都市型工业为集聚方向,六县(市)及上街区以传统优势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为主攻方向的小微企业园集群。

下一步,我市将研究制定规范小微企业园运营服务的指导意见,高标准推进园区数字化建设,开展数字化建设提升行动,加快企业上云接链,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园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让各类小微创新创业市场主体能够更加集中精力谋发展、强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掌握发展主动权。

“万人助万企”

扑下身子解决问题

全市上下坚持把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作为稳定经济基本盘的有效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各级干部深入包联企业解难题、通堵点、办实事,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经济提质增效。

活动开展以来,市县两级成立211个工作组,共抽调市县乡助企干部5084人,包联服务“四上”企业12327家。截至目前,累计走访企业24570家(次),召开座谈会9493场,共收集企业问题11449个,已解决11423个,解决率99.7%。

为深入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1+1+N”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8个方面45项政策措施,细化政策实施细则,加大稳企纾困力度,推动政策“免申既享”,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经济发展始终在正常轨道。

完善“亲清在线”平台功能,汇聚形成惠企利民“政策库”,集聚28个市直单位和区县(市)政策882条,并开展政策主动推送。今年以来,已落实财政奖补资金46.2亿元。

应对灾情疫情,积极落实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意见、支持企业加快灾后重建复工复产二十条措施等,对受灾企业的生产设备维修、厂房加固重建等给予补助,实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1+1+N”工作体系,组织银行机构投放防汛救灾信贷资金和专项救灾贷款,用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积极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费率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全年将降缓返补社保费近32亿元;研究出台“青年人才新政”1+11系列政策,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4.4万个。

观摩中,大家看到河南明晟实业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军工、航空航天、汽车用铝及超硬3C材料生产项目(一期)和天凯东南绿色建筑科技(河南)有限公司装配式钢结构件及管桁架生产线项目已启动试生产,车间内工人忙碌、机械轰鸣,企业正在全力抢时间、抓进度、赶订单,对发展前景信心十足。

优化营商环境

市场主体快速发展

营商环境好,项目才能留得住,地区经济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先机。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国家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标先进地区,聚焦企业关切,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数字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国家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郑州成为全国进步最快的城市之一,在全省评价中连续3年位居首位。

深国际北方区域总部智慧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项目负责人表示,按照郑州市“拿地即开工”政策,项目签约后两天时间就开工建设,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企业决定进一步加大投资。

这是我市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取得的成效之一。目前,我市加快探索实施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等举措,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改革,“一件事”“一次办”经验在全省推广,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居全国32个重点城市第10位。

同时,我市口岸通关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压缩92%,通关效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自贸区累计形成23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47项;

深入实施“郑州人才计划”,累计认定郑州市高层次人才456人,10.6万余人领到了青年人才补贴,全年支持各类科技型企业财政科技资金超7亿元;

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清查整治,共清查影响营商环境的各类问题1435个,并100%完成整改。

下一步,我市将着力围绕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水平更优的开放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集中力量攻坚,力争全市营商环境排名进入全国前20,让各类市场主体在郑州发展更安心、更舒心、更称心、更顺心。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

在郑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以此次观摩为契机,挺身主事、挺膺担事、挺力成事,加快推进各方面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确保实现“双过半”,为实现“全年稳、全年红”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