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加快推进“1+8”郑州都市圈融合发展
郑州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之思考
聚焦国家战略需要 锐意发展科技创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加快推进“1+8”郑州都市圈融合发展

郭丽莎

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和创新要素高度活跃的空间形态,是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2022年是郑州都市圈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河南省委以前瞻30年的眼光谋划部署郑州发展,将郑州都市圈由“1+4”拓展到“1+8”,展现出勇立潮头的大视野、大气魄。郑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抢抓“1+8”郑州都市圈建设机遇,让郑州都市圈“强起来”,打造面向国际竞争、支撑中部崛起的高能级现代化都市圈。

一、郑州都市圈发展历程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动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区,进一步深化与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城市联动发展,这是从国家层面第一次明确郑州大都市区“1+4”的空间格局。2019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提出构建“一核、四轴、三带、多点”的空间格局,分别制定了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并且指出随着郑州辐射带动能力和郑州大都市区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会逐步将开封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所辖县(市)及汝州市、兰考县等省直管县(市)纳入郑州大都市区范围。2021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郑州都市圈未来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指出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加快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与郑州融合发展,郑州都市圈扩容初现端倪。2021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奋进新征程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发布会,宣布将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纳入郑州都市圈范围以实现郑州都市圈扩容。至此,历时五年,郑州都市圈完成了从“大都市区”到“都市圈”,从“1+4”到“1+8”的嬗变。

二、推动“1+8”郑州都市圈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规划引领,积极推进都市圈建设规划编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是管全局、管长远的,只有科学编制规划,才能实现对发展的战略引领和前瞻设计。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和西安都市圈规划已先后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成功跻身“国家队”。标杆在前,郑州都市圈须奋起直追,当务之急要在原来“1+4”郑州都市圈系列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擘画“1+8”都市圈新蓝图,构建一套由宏观到微观、由总体到专项,涵盖生态、交通、产业、公共服务、能源资源等多领域的“金字塔”规划编制体系,为各项建设提供顶层设计。

(二)交通先行,打造互联互通的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

交通是都市圈的大动脉,是经济和人员互通往来的大通道,是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郑州都市圈9个城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1”与“8”差距较大,交通一体化水平亟须加强。必须树立交通先行、交通为要的理念,加快实现郑州都市圈互联互通。一是加快郑州国际性综合枢纽城市建设。要强化枢纽功能、巩固枢纽地位,优化“铁公机”多元交通体系,探索海陆空多式联运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全球联通水平和要素配置能力。二是深入推进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探索创建国家枢纽经济示范区,走好“枢纽+物流+消费+制造”发展路子,变“流量”为“留量”。三是打造“轨道上”的郑州都市圈。启动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实现“市区连片成网、都市圈互联互通”。

(三)扬起“龙头”,增强郑州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龙头强则都市圈强”,核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决定着都市圈的实力和能级。郑州经济总量尽管在省内遥遥领先,但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仅排在第16位,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在第8位,经济首位度仅为21.6%,远低于西安、长沙、武汉、成都等强省会城市,让郑州这个龙头高高地扬起来,早已成为亿万河南人民的强烈期盼。作为特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必须走集约高效、“三生”融合发展之路。一是高水平构建产业体系。要做强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航空物流、现代食品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做优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做大都市观光农业、文旅文创、特色餐饮等潜能产业,构建优势产业强力支撑、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潜能产业加快培育的产业格局。二是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要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打造“品质郑州”;要培育创新土壤,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端经济要素集聚,提高郑州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三是高标准保护生态、弘扬文化。要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黄河历史文化展示区,讲好“黄河故事”“中原故事”“郑州故事”,让千年古都绽放魅力光辉。

(四)做强“圈心”,增强郑汴许核心引擎作用

作为郑州都市圈的核心层,“郑汴许”一体化发展的有益探索,将作为样本和范本,对整个都市圈产生巨大示范和带动效应。郑、汴、许三市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打破围墙、大胆创新,率先实现一体化。一是推进产城融合。规划建设郑开同城化先行示范区、郑开科创走廊带、郑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带、开港许高端制造业产业带、许港精密制造产业带,形成集群发展、块状发展态势,实现“铁三角”优势互补、提质升级。二是推进交通融合。加快K1、K2快线建设,加快实施郑开城际铁路市域化改造工程、郑开大道升级改造工程,稳步推进郑许市域铁路建设,打造“郑汴许”半小时通勤圈。三是探索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互利共惠、社会保障并轨衔接、优质资源统筹配置的体制机制,切实提升“圈心”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五)内外联动,打造开放创新新高地

都市圈是介于中心城市与城市群之间的空间形态,既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又要将辐射效应继续向外传导。地位的特殊性要求郑州都市圈必须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以我省“一圈四区”建设为契机,立足“西联、北通、东接、南拓”的发展思路,加强内外联动,不断拓展“朋友圈”形成发展合力。

西联,就是以洛阳为支点,以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依托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强化郑州与西部城镇的联动。要提升郑洛快速路网体系,加快建设洛巩先进材料产业带、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国际文化旅游带,打通郑(郑州)西(西安)、豫(河南)陕(陕西)联动通道,对接西安都市圈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助力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

北通,就是以黄河战略实施为契机,实现郑州向北跨黄河发展的新突破。要借鉴武汉、南京等城市跨河发展经验,加强跨黄河通道研究,让黄河“天堑变通途”,让黄河文化成为郑州都市圈的底蕴底色。北向通道的打通,将极大促进郑焦、郑新一体化发展,有效带动鹤壁、安阳、濮阳等北部城镇发展,助力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郑州都市圈对接京津冀铺路架桥。

东接,就是要依托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利用商丘商贸物流优势和周口水运优势,通过发展多式联运补齐郑州水运短板,提升都市圈枢纽能级;利用区位优势打造面向东南沿海的桥头堡,帮助郑州都市圈进一步对接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和上海、南京等都市圈,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南拓,就是要依托南阳省级副中心城市和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深化与南阳、信阳、驻马店三市在南水北调、生态保护治理、农产品深加工、红色旅游等领域的分工协作与资源共享,向南拓展郑州都市圈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开展更为广泛的交流合作。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1+8”郑州都市圈的宏伟蓝图正在中原大地徐徐铺展,一个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正在崛起。中原出彩,未来可期。 (作者单位: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