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导读
6月份CPI 同比上涨2.5%
2025年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到45分钟以上
我市全面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
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 推动实现共赢发展
高招本科提前批录取明日征集志愿
郑州“人才夜市”开张
冬暖夏凉的“地下”“潮”店
河南6家博物馆 上榜中博热搜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印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方案
2025年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到45分钟以上

本报讯(记者 李娜 实习生 姬瑛蕾)2022年,基本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和全社会响应机制;2025年,全省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到45分钟以上……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方案(2022—2025年)》,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方案》提出,2022年,我省要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基本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和全社会响应机制。2025年,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省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到45分钟以上,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和全社会响应机制、极端天气防灾避险和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制度等逐步健全,全社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

同时,《方案》提出三个主要任务——

任务一: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各地要建立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机制,将气象法律法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等纳入各级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组建气象科普专家宣讲团队,广泛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提高领导干部应用气象知识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能力。

提升社会公众气象灾害应急避险能力。抓住“世界气象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气象科普活动,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任务二: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

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各地要加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体系建设,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要明确承担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机构和第一责任人。

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完善广覆盖、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属地全网快速发布“绿色”通道。新闻单位要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24小时紧急播发制度,通过“报、台、网、微、端”等平台,采用滚动字幕、加开视频窗口、插播、加挂预警标识、弹出窗口等方式,及时、准确、无偿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防御指南。

任务三: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提升精密气象监测能力。加快实施气象雷达系统项目,建设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和天气雷达系统,近地面1公里高度气象雷达监测覆盖率达到90%以上。优化气象监测站网布局,加密升级多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改造老旧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气象监测街道(乡镇)全覆盖,重点提高灾害易发区、人口聚集区、粮食主产区等气象监测能力。

提升精准气象预报能力。完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体系。2022年年底前批复河南省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并开工建设,2025年基本建成。逐步提升“五个一”精准预报能力,努力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部地区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气候异常。

提升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能力。2023年年底前完成试点台站建设,2025年年底前有序推进全省县级气象台站提质升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