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康 平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格外热。可天再热,也挡不住南开博士程传景回家的脚步。自从考上大学后,本科、研究生、博士,她一路读下去,今年准备报考博士后。学业再忙,每年的寒暑假她都要回到这个生养她的小山村,和家人团聚一段时间。因为疫情,她已经一年多没有回来了。好不容易有了假期,她归心似箭。 程传景的家在河南省鲁山县的一处农家小院里,父母都是李沟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提起在外上学的孩子,夫妻两个除了憨厚地笑笑,也说不出什么成才有道的高深理论。不过是孩子自己努力,家长多督促,村里学习氛围好之类的话。 李沟村有自己的学校,条件当然没有城里好。可学校离家近,方便照顾,所以,村里的孩子大多在本村读小学。中学在乡里,距离村子不足三公里远。只有上了高中,孩子们才算正式离开家。他们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几乎很少远离这个宁静古朴的山村。 这个不足千人的山乡小村,十余年来走出了近百名大学生。从大专到本科,从研究生到博士生,学校的名字如雷贯耳。只一个百余人的北沟村民组,就走出了二十多个大学生。村子也因此出了名,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生示范村”,被誉为“人才的摇篮”。是天资?是神助?还是有科学宝典?很多家长慕名而来,探寻其中的渊源。 有人说,是李沟村风水好。千年古刹龙泉寺近在咫尺,楚长城隐约可见,鲁阳关直通宛城,进可隐居,出则通衢,这块天然的盆地有灵气。 其实,这些都是村子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说起渊源,村里那棵千年树龄的皂角树比谁都清楚。那不是神话故事,也不是什么传说,是李沟村崇文尚学,人才辈出的根儿。 上世纪30年代,五四诗人、教育家徐玉诺,深感乱世之中乡村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远离主流文坛,转而积极地投入到开办新学、教书育人的事业中。 那一年,徐玉诺先生在豫西南寻找新的校址时,曾登上鲁山县熊背乡的老虎岭向四周眺望。山下李沟村那一株古老的皂角树吸引了他的目光。皂角树盘龙卧虎般的身躯像一把巨大的伞,笼罩着树下的小山村。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子正是办学的好地方。玉诺先生一锤定音,鲁山县第五区大同中学的校址便在这里落地生根。 大同中学的生源有熊背、让河、鸡冢、赵村等附近几个乡村的学生,有鲁山周边方城、南召、云阳等地的优秀学子。玉诺先生还亲自推荐了洛阳、南阳、漯河等地的名人子弟来到这儿读书。当年曾在大同中学接受启蒙教育的学子,新中国成立后都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有省、地、市一级的国家干部、国家级优秀教师、少将师长等,影响深远。 学校门口的那棵皂角树更苍老了。当年的大同中学早已因世事变化迁往别处,只留下一处旧址和一块字迹模糊的残碑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温暖的风终将带来春的消息。改革开放后,人们纷纷从山村走出去,用打工的钱盘活了日子。再往后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国家一再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全面铺开了建设美丽乡村的蓝图。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经济富裕了,环境也更美了。人还是那些人,尊师重教的传承却从来没有丢下过。 周尚珂,上海社科院研究生;王世诚,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曹旭,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这些骄傲的名字,都是从这个平凡的小山村里走出去的孩子。有的刚刚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有的仍在读更高的专业。他们的父母或者祖辈都曾与当年的大同中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办学捐款的名单中,他们的名字排在前面。建校修路,一砖一瓦上都留有他们辛勤的汗水。 校园里晨读晚诵的读书声不知道浸润了多少幼童渴望求知的梦。文化传播的种子在这里深深种下,早已渗透到这块土地的角角落落,蔓延出蓬勃的根系。 村里的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他们的叔伯兄姐们一个接一个地从这里出发,去了更广阔的天地。周家兄长去了上海,隔壁妹妹便学着哥哥的样子努力读书,考去了天津。村头程家女孩上了南开,这边曹家老二正备考北邮……对他们来说,学习不是苦读,动力始于榜样。 李沟村的家长们把孩子读书的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村子里也把教育这件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对村子里走出去的优秀学子们,从生活到学习,尽可能地提供支持和扶助,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原因而拖了学习的后腿。 李沟村的周书记常常喜欢站在大同中学的旧址上往远处眺望。如今的李沟村,家家有树,户户有花,比城市公园更多了一些大自然的美。集体经济也有了一定的收入,人们追求的不再仅仅是生活安逸,更希望子孙后代都能像一颗颗春蕾一样,从这里成长,终有一日欣然怒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