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学是一门让人变聪明、增智慧的学问,它的突出特点是在追问思考中探究生活、探索人生。都说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每天都在思考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为什么会死?”“我为什么要上学?”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问题越来越少。如何让儿童释放天性,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河南省较早将儿童哲学融入教育的学校,郑州市二七区长江东路第二小学将儿童哲学教育贯穿始终,学生从入学即开始汲取哲学智慧,培养好奇心,发展思考力。学校深入开发课程中的哲学智慧,构建富有特色的“智慧+”课程体系;营造浓郁的哲思氛围,丰富哲学思维活动;将行走的红色教育作为有力抓手,实施《儿童哲学》《红色二七小导游》等校本课程……为学生智慧人生打下哲学底色,培育“善思智行、明德慧心”的智慧学子。 开设校本课程 汲取爱与智慧 儿童哲学是一门将高深思想以简单具体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的学问,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儿童哲学课程具体该如何实施?作为河南省较早开设儿童哲学课程的学校,长江东路第二小学以科研为引领,与河南大学教育学院联合成立儿童哲学研究中心,在专家的指引下,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制定学校儿童哲学校本课程总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构建儿童哲学课程体系,分年级设置课程内容框架,积极开展儿童哲学教学实践。 在该校,儿童哲学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每一名学子都能在这里接受哲学启蒙。一年级的“为什么大家不一样”,二年级的“什么是不公平”,三年级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四年级的“死是怎么回事”,五年级的“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六年级的“思考,让我们更进一步”……校本课程中每节课的具体内容都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以及兴趣与观点,系统性地加以梳理、整合而来。老师将生活中的大道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小故事,并以每月一主题、每周一专题的形式与孩子展开交流与研讨,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自我思考、寻求意义的哲思习惯,将哲学融入生活,在智慧探索中发现爱与美好。 学校团队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建立了“一读—二议—三析”的三段式教学形态。他们以有趣的哲理故事分享、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启迪儿童智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让他们带着对问题的好奇走进课堂,又带着产生的新问题走出课堂。学校还鼓励教师将儿童哲学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基础学科教学中不断渗透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充分挖掘其他学科内在的辩证思维能力因素。儿童哲学,已经成为该校智慧教育中的一抹亮色。 延伸课程实践 赋能儿童成长 为了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延伸儿童哲学校本课程实践,打造哲学文化景观,增设“哲学+”选修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充分展示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艺术特长。 漫步校园,随处可见哲学文化的痕迹。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儿童哲学碎碎念”微型景观。在那里,学生可以把他们无法解决的哲学难题贴在“智慧树”上,也可以尝试解决别人所提出的哲学问题,在提问、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好奇心、发展求知欲,锻炼思辨能力。设立微景观不仅提升孩子们观察、思考、总结、实践的能力,也让他们将思考内化为习惯。在有趣的探索中,答案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才是孩子们从中获得的最大财富。 学校以儿童哲学为底色开发的儿童哲学创意绘画校本课程以及“福娃学哲学”系列活动也深受学生喜爱。老师带领学生以儿童哲学为基础进行创意绘画。“科技”“智慧”“问题”等主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展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福娃学哲学”活动,以孩子为主体,老师进行指导,学生获得了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 儿童哲学从广义上来说不是课程,不是教条,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共同反思和对话。长江东路第二小学儿童哲学教育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做”哲学来发展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这对孩子自信心的激发、独立思考意识的培养、哲学启蒙思想的渗透,有着受益终生的作用。 该校的儿童哲学教育实践,让每一名儿童一入校门就接受哲学启蒙,让培养好奇心、发展思考力成为学校教育的常态,令学生成长、家长收获、教师幸福,也擦亮了该校“智慧教育”品牌的闪亮名片。 李杨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