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和小种子一起成长
追风赶月写青春
用心施教助翱翔
激活学生思维
笃行不怠育芬芳
不负韶华梦栖处
“师情师语”等您来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追风赶月写青春

本报记者 苏立萌

本期教师:

金水区纬三路小学 母彩娥

匠心筑梦:

“当人民满意的教师”,是她始终未变的育人初心。从教二十余载,她锐意进取、创新课堂,用无悔的青春和誓言,点亮孩子们心中的梦想。

她坚持创新形式,在班级开展古诗词吟诵特色课,传承和发扬中华诗词文化,荣获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传承基地专家组成员、全国吟诵教学名师称号;她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探索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荣获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文明教师、郑州市教改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她大胆探索,鼓励学生将乐器和吟诵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之美,培养语文学习乐趣……她就是金水区纬三路小学班主任、语文教师母彩娥。

任教24年来,母彩娥始终没有忘记入职誓言,“当人民满意的教师”的初心从未改变,用“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时代担当,书写着教育人的真挚情怀和职责。

在完成日常语文教学的同时,母彩娥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诗词文化,用一个个别开生面的语文教学形式让孩子们感受语文之美。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的训练重点,为了让孩子们真正能“乐听,乐说,乐读,乐写”,她坚持每天倾听孩子们的“阅来分享”,并及时针对每个孩子的分享给出准确、翔实、鼓励性的指导和评价,让他们在阅读中感知语文学科魅力。

为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她在学校的支持下,和学校的语文老师们成立经典吟诵项目小组,尝试主持开展古诗词吟诵特色课程,把吟诵真正地根植于学生心中。“每周三,我们还会进行吟诵专题研讨、实践,把教研所得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经过项目组老师共同探索和实践,母彩娥总结出了吟诵课堂教学“五步法”,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诗词的内涵,使语文学习兴趣更为浓厚。

“通过动口朗读,舌动、窍开、心明,从而开慧增智。”在母彩娥班里,孩子们每周要吟诵三个小时经典,在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古诗词,并逐渐尝试写诗词,语文学习成效突飞猛进。此外,她还鼓励学生将钢琴、琵琶、二胡等乐器和诗文吟诵相结合,让中国古典文学不断焕发全新的生命力。

“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我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在诗词学习中,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华诗词文化,从中收获更多知识,提升语文学习素养。”如今,在母彩娥精心创设的多彩语文课堂上,诗文吟诵已然成为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之一,有效整合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综合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