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音乐王子朱载堉
秋园新曲(国画) 袁士珍
酿米花儿
好莱坞电影
我的母亲(油画) 钟国友
《人的城市》:探讨人文城市的诸多可能
父辈与子女的血脉亲情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何弘 尚伟民 著

2014年8月18日,在全国小麦基因组及分子育种学术会上,郑天存做了题为《40年来小麦常规育种实践及对黄淮南片麦区今后育种方向的分析》的报告,再次引起强烈反响。

75岁的郑天存依然激情不减,他向笔者透露,在进行小麦育种的同时,他已经开始了玉米育种研究。如今,他过着一年5季的生活——小麦一年两熟,玉米一年三熟,在海南与河南之间来回“飞”,虽然辛苦点,但很快乐。他还为自己制订了一个“五年计划”:80岁之前,再育成 3~5个玉米国审品种、5~8个小麦国审品种,争取小麦新品种亩产突破800公斤,为实现中国种业强国梦再献一份力。

玉米育种奠基人吴绍骙

吴绍骙先生是中国玉米育种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农业学术界泰斗、中国玉米育种事业的开拓者、中国玉米育种科学的一代宗师。

新中国成立以来,吴先生一直从事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为我国玉米育种发展“劈”出三斧: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以发展玉米品种间杂交种作为杂种优势利用的先导;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主张选育推广玉米综合品种,倡导利用异地培育方法加速自交系的选育进程。吴先生的这“三斧”与他的其他研究成果对我国玉米育种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吴先生1905生于安徽省嘉山县一个书香世家,17岁考入金陵大学预科,一年后转入该校农学院农艺系主攻植物遗传育种学,师从著名小麦育种家沈宗翰。1934年9月,吴绍骙先生考取安徽省留学欧美公费生, 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师从著名抗病育种学家 H.K. 海斯进行玉米育种研究。在美国求学的4 年里,吴绍骙先生每到暑假就去参加实践, 钻进闷热的玉米地里进行观察记录。1936年,他取得硕士学位。1938年冬,吴绍骙完成了在玉米育种界影响颇大的博士论文《玉米自交系血缘与其杂交组合之间的关系》。这篇论文对玉米杂交种的亲本选配尤其是选二环系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1939年3月份的美国农艺学会杂志发表后, 多次被国内外育种学书籍和论文引用。

1938年11月初,吴绍骙先生怀着拳拳报国之心回国,经他的恩师沈宗翰推荐,到贵州省农业改进所工作,任技术专员,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1939年9月又应金陵大学校友周明牂之邀到广西大学农学院从事水稻育种研究。1942年8月,吴绍骙先生受聘到西迁成都的母校金陵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后又兼任该院农事试验场副场长及农艺研究部主任。抗战胜利后,1946 年他随金陵大学回到南京,仍从事玉米育种工作。

1949年3月,吴绍骙先生应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院长王鸣岐之邀, 赴南迁苏州的农学院任细胞遗传学及作物育种教授——这也是他后来留在河南的开始。

1949年冬,吴绍骙应农业部的邀请参加了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会上,他作了《利用杂种优势增进玉米产量》的发言,对我国开展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步骤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1950年1月7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他的发言。他提出的适合我国当时玉米生产水平的利用品种间杂交种的主张,通过党报传布到全国。接着,农业部又召开了玉米专业会议,制订了全国玉米改良计划。吴绍骙和李竞雄等专家参加了玉米改良计划的起草工作,他的建议被吸收到了这个计划之中。

1950~1951年,吴绍骙受农业部的委派,到山东省指导玉米杂交种选育工作。两年暑假,他不辞劳苦,为山东省玉米育种科研奠定了基础。

这个阶段,吴先生还在开封河南大学农学院开展了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育研究。他把从广西柳州沙塘试验站引进的一批单交组合,分别在洛阳和开封两地进行产比试验,有相当数量的单交种比当地农家品种成倍增产。

1952年,因为我国开始对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说的批判,玉米自交系被视为异端,吴绍骙不得不停止卓有成效的研究。他担心育种材料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便顶着各种压力,悄悄地与洛阳农业试验站合作,将12个自交系组配成的包括27个正反交组合、65个单交种的越代种加以混合,最终配成了综合品种,取名“洛阳混选1号”。

“洛阳混选1号”在洛阳地区大面积种植的产量,普遍比当地品种增加30%~80%,最高亩产达到了550公斤。当地农民喜不自胜,互相串换,并很快被当地接受,仅在洛阳地区推广面积即达 200多万亩。

1957年,吴先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大会上发表了《从一个玉米综合品种——洛阳混选1号的选育推广谈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和保持》的论文。在我国玉米双交种尚未得到普及推广的过渡时期,吴先生提出选育与推广综合品种的主张,这与后来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在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推广综合品种的做法不谋而合,但在时间上比他们早走一步。同时,也正如他所预测的,一些育种单位以“洛阳混选1号”作为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从中分离出不少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如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单交种“新单1号” 的亲本自交系之一“混 517”,以及“太 183”“太 184”“武 102”等自交系,就是从这个综合品种中选出的。

1956年,我党提出了“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度中断了的玉米自交系选育工作又得以恢复。吴绍骙先生为了加快我国玉米自交系的选育, 依据遗传育种学原理,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与广西相互引种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实践经验,提出玉米自交系异地培育方法,即利用我国南方(主要是海南)冬季气候温暖的条件,进行加代选育,有效缩短了育种时间。

1957 年,吴先生与广西柳州沙塘农业试验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开始将玉米育种材料带到南方进行选育,一年种植两代。他与合作者发表的《异地培育对玉米自交系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上利用可能性的研究》及他撰写的《对当前玉米杂交育种工作的三点建议》(此文发表在1962年第1期《中国农业科学》上)等论文,以翔实的数据论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可以普遍应用于育种实践。

吴先生的这一研究结果不仅批驳了主宰当时的“环境决定遗传”的外因论错误学说,还开创了我国“南繁育种”的先河,缩短了农作物品种更新的周期,对我国作物产量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1950年代末期起,全国各省(自治区)的农业科研单位纷纷到海南建立冬季育种基地。大批育种专家和种子生产工作者从全国各地会集到宝岛,利用这个天然的大温室从事育种和种子生产。最早只有玉米, 后来逐渐扩大到高粱、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甘薯、麻类、瓜果、蔬菜等数十种作物,“南繁”成为这些作物育种的常规过程。

1961年12月,“全国作物育种学术讨论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 吴绍骙先生在《对当前玉米杂交育种工作的三点建议》中正式提出“进行异地培育以丰富玉米自交系资源可行性”的建议。

据资料,1965年至1988年,仅在海南省的南繁育种面积,平均每年约7万亩,累计达164万亩,其规模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45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