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远逝的积肥旧事
望江南(书法) 高克勤
一副石头子儿
艺术不能走极端
风动有奇香(国画) 白金尧
《暂停键》:召唤自己的魂魄在文字中苏醒
煠萝卜缨子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何弘 尚伟民 著

1996年退休前,堵纯信先生在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工作。而他最得意的杰作——玉米杂交品种“郑单958”,是在他退休之后育成的。

作为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的重要里程碑,“郑单958”具有非常出色的性状,成功解决了品种耐密能力低、综合抗性差等技术难题,开创了我国玉米高密度种植的新纪元。

2001年,“郑单958”通过了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和国家审定, 并被农业部定为重点推广品种,成为我国种业界一匹惊艳的黑马,种植面积一路飙升:2002年1325万亩,排全国第三名;2003年2135万亩, 排全国第二名;从2004年起(4300万亩)跃为全国第一,2005年5400万亩,2006年5895万亩,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超过6000万亩,占全国当年玉米播种面积的近三成,一直到2016年,连续13年居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第一位,被种业界誉为“一号种子”。

2008年1月,“郑单958”斩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仅2013年,“郑单958”的种植面积就达6479亩,增产37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4.6亿元。这一年,堵纯信入选中国种业功勋人物候选人。

截至2016年,“郑单958”累计推广7.7亿多亩,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个玉米品种种植面积的最高纪录。

从1960年代初玉米单交种育种开始至今,我国玉米品种经历了6次变革:1960年代初至1970年代初,以“新单1号”“白单1号”等为代表的第一代;1970年代初至1980年代初,以“中单2号”“郑单2号”“丹玉6号”等为代表的第二代;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初,以“丹13”“烟单14”“掖单2号”“郑单8号”等为代表的第三代;1990年代初至1990年代末,以“掖单13号”“掖单12号”“豫玉22”等为代表的第四代;19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以“农大108”“鲁单50”“浚单20” 等为代表的第五代;21世纪初至今,以“郑单958”“先玉335”等为代表的第六代。玉米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每一代优秀品种代表都有河南的品种。

河南的玉米育种从1950年代至今,除了1980年代有一个徘徊期,一直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而“郑单958”在本世纪初成为玉米“万种之首”的“霸主”后,独引风骚近20年。目前种植面积虽然呈缓慢下降趋势, 但它依然卓尔不凡,能超越者寥寥无几,近几年继续排在全国优秀品种行列。

“玉米人”程相文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这是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名言。这句话被著名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写在自己笔记本的扉页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程相文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粒种子——玉米育种事业。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先琴专门为程相文写了一部报告文学《玉米人》。

中专毕业的程相文,自1963年毕业,一直到退休,都在豫北一个小县的乡镇——坐落在浚县钜桥镇(现属鹤壁市淇滨区)的县农科所(2009年升格为鹤壁市农科院)工作。“天天干的是玉米,想的是玉米, 看的是玉米,一天也离不开玉米”的程先生,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玉米, 直到2014年4月,78岁的程先生才卸任鹤壁市农科院院长,改任为名誉院长。退休后,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程相文成立了育种工作室,带着几个研究生继续在育种一线耕耘。

程相文刚到浚县的时候,玉米产量普遍很低,亩产只有一二百斤。1964年,在浚县原种场工作的程相文向县农业局提出了一个“惊天动地” 的申请:去海南育种。当时,玉米南繁育种虽然已经开展了好几年,但“南繁”的科研单位都是省级和地市级的,还没有一家县级育种单位。浚县农业局领导班子对程相文的提议开始是惊诧,讨论研究后变成了赞赏, 最后给予批复。于是,程相文带着50斤玉米种踏上了十几天的长途跋涉之路。

早期的南繁育种非常艰苦,更没有椰风海韵。当时的海南还很落后, 农村更是一片荒凉。不通电,不通自来水。程相文一直租住在老乡家里, 在第一户人家住了17年,在第二户住了22年,现在租住的人家也住有好多年了。他白天下地劳作,晚上就着煤油灯查找、阅读科技资料,统计育种数据。当地人对他的称呼,也从“小程”变成了“老程”,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渐渐成为鬓发染霜的老人。从开始南繁育种,程相文每年有半年时间都在海南工作,连续50余个春节在海南的玉米田里度过。

几十年间,程相文先生带领团队引进和选育出浚单系列等39个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加经济效益270多亿元。他培育的“浚单20”,200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推广种植,成为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面积第一、全国种植面积第二的大品种;2005年,浚县钜桥15亩连片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田单产达到每亩1006.85公斤,创造了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在全国种植面积连续4年(2007年至2010年) 排第二名,连续5年(2011年至2015年)排第三名;2010 年3月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著名玉米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先生对“浚单 20”如此评价:“为我国玉米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成果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浚单 20”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年5月,“长期扎根基层,淡泊名利,忘我奉献,潜心科研, 刻苦攻关”的程相文先生,与种业界泰斗袁隆平、李振声等人被评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至今,已经85岁高龄的程相文,仍然要坚持下田——尽管如今分子育种技术很发达,但与许多优秀育种专家一样,程相文要去大田里验证。

花生专家张新友

幸福的生活,不一定是天天海参鲍鱼。一盘花生米、一壶老酒,也足以让很多人体会到生活的惬意。

但这样的幸福,我们的先人却体验不到。花生原产于美洲,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明代后期,至清乾隆朝,花生还是贡品,寻常百姓难得一见。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日常食物,花生种植研究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以张新友院士为带头人的河南花生科研团队已有40多年研究历史, 一直是我国花生研究领域的骨干单位,先后承担过国家“863”重大专项、重点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省重大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选育出一大批优质高产早熟系列花生新品种,其中“豫花1号”“豫花7号”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豫花14号”“豫花15号”“远杂9102”分别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

张新友长期从事花生遗传育种研究,在多年的研究中,建立起花生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一批聚合了野生花生优异性状的新种质, 开辟了花生野生种质利用的有效途径,在花生重要经济性状遗传与分子标记开发等育种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培育出“豫花”“远杂”系列早熟、高产、优质花生品种30余个,成功克服了花生种间杂交不亲和障碍。

1984 年,21岁的张新友从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科技学院前身) 毕业,被分配到河南省农科院花生课题组,从事花生育种工作。那时候, 在河南,花生属于小作物,全省种植面积约 500万亩,亩产200斤左右。

当时的花生课题组比较缺人,最小的同事也有40岁,其他同事都在60岁上下,张新友成为花生课题组的新鲜“血液”。

48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