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15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亚向大会作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过去五年 制定省本级法规44件 审查批准设区的市法规177件 五年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共制定省本级法规44件、修改32件次、出台具有法规属性的决定4件、废止18件,审查批准设区的市法规177件,对601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听取审议省“一府一委两院”报告84个,开展执法检查27项,组织专题询问7次、专题调研16项;就有关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46项,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持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制定五年实施意见,形成了一批高质量学习研究成果。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全省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开展学习讨论,确保人大工作坚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盯实现“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方面,主动谋划、系统安排了一批打通多种履职形式、贯通多个履职年度的工作项目。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联市县、企业等责任,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加强联系指导,帮助纾困解难。 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五年来围绕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重要活动向省委请示报告364次。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明确137条具体措施,制定贯彻落实台账,开展专题调研督查,推动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立法引领保障作用更加彰显 紧紧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加强立法。聚焦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在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制定中医药条例,为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规划路径。认真贯彻省委关于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决策部署,初步形成了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的“1+N”地方性法规体系。制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条例,立起了河南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法治之“纲”;制定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推动以省科学院的重建重振引领全省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制定中原科技城总体规划管理条例,实现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 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加强立法。统筹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立法,把巩固提升经验和鼓励先行先试结合起来,充分激活“三区”作为全省重要改革平台、重要开放窗口的发展动能。 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立法。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制定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人民群众触手可及的普惠福祉。统筹全省生态环保领域立法,本届以来,省市两级人大共制定修订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112件,为历届之最,基本形成了内容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的环保法规制度保障。 紧紧围绕民生关切加强立法。制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养老服务条例,推进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反家庭暴力条例,推动建立多部门协同参与的反家庭暴力工作体系,以法治力量按住家暴的“拳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一审通过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规定,为有效解决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控突出问题提供了法治保障。 坚持正确有效依法监督服务发展大局 更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我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谋划制定,开展集中调研,提出41条意见建议,为省委决策和省政府编制规划提供重要参考。审议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推动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听取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等情况的报告,推动政府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就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开展执法检查、组织专题询问,推动形成广大群众更满意、市场主体更受益的发展环境。 着力推动打好三大攻坚战。紧盯污染防治全面发力。本届以来连续开展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让生态环保法律制度在河南落地生根。紧盯精准脱贫合力攻坚。检查扶贫开发条例和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议实施情况,凝聚全社会力量,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确保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紧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施策。开展资本市场培育和发展情况、政府债务情况专题调研,就网络安全、民族工作、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开展监督,督促有关方面积极防范化解金融、网络、社会治理等各领域风险隐患。 用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五年来,开展与民生相关的监督项目74个,占所有监督项目的一半以上。听取审议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全面改薄”、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听取审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情况的报告,推动城乡群众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听取审议省法院和省检察院专项工作报告,督促“两院”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五年来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23964件次,督办重要信访案件206件。 代表作用充分发挥 “两个联系”工作更加深入。五年来先后邀请代表600余人次列席常委会会议、500余人次参加常委会立法调研、执法检查等工作;组织全国和省人大代表3000余人次围绕创新驱动、黄河保护治理、文旅融合发展等进行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连续三年在全省各级人大联动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帮扶群众2万余户,为群众办实事3万余件。设立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之家暨代表联络总站,建成9583个代表联络站和6416个网上联络站,基本形成了线下线上相互补充、18万各级人大代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 议案建议办理更加有效。完善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前沟通协调机制,建立承办单位承诺事项解决台账,对本届以来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推动1189件尚未完全解决的建议落实到位。五年来,代表所提的166件议案、4359件建议全部办理完毕。 自身建设水平全面提高 持续加强政治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举办专题讲座、机关大讲堂,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和履职水平。 持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成首批214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使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优势在基层充分彰显。邀请青年学生旁听常委会会议,通过调研、座谈、论证、咨询、听证等方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让人大工作载满民情民意。 持续完善常委会运行机制。制定关于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的意见、执法检查工作办法,推动监督工作提质增效。完善上下级人大工作联动机制,常态化举办全省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培训班,在全省人大系统开展“出彩工作”评选,形成了加强交流互鉴、打造特色亮点的环境氛围。 2023年 充分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 科学编制五年立法规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攻坚之年。省人大常委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跟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紧扣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贴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担当尽责,勇于探索实践,推动各项工作更好地向中心聚焦、往创新拓展、为大局出力。 坚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统一思想和行动。自觉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做好人大各项工作,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不折不扣落实好省委的指示要求。 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深化拓展代表联络站功能,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实现人大工作和代表履职“双下沉”,把各项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 着力推进高质量立法。充分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科学编制五年立法规划,组织实施年度立法计划,重点围绕开发区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资源保护等开展省本级立法。加强对设区的市立法工作指导,推动区域协同立法,提高全省立法整体效能。 切实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紧盯高质量发展,听取审议“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等情况的报告,重点围绕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乡村振兴促进“一法一条例”、就业促进“一法一条例”等开展执法检查。 注重深化拓展代表工作。加强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确保高质量提、高质量办。建立统一规范的代表数据库和履职档案,完善代表履职考核评价机制,开展学习培训,切实提升人大代表工作能力。 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四个机关”建设,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着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