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呼吸”梳理传统文化
方城烩面
独坐敬亭山(国画) 李优良
春衫薄
《你好,优诗美地》:成君忆推出自然文学新作
诵读满江红
高富帅的卫武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春衫薄

♣ 耿艳菊

风从西边的河面上吹来,带着湿润的泥土味、青草的气息、欢快的鸟鸣的节奏,在小镇的大街上,在小镇的角角落落,在人们的眉上、头发上,笑语声里,翩翩起舞。这个寂寥的、被世界的热闹遗忘的镇子在春风里热闹起来。

街上的拥挤就不说了,镇子周边的人家这时候有事没事就喜欢来街上转转,仿佛也怕被春天忘在了冬天,怕被世界遗忘在了热闹之外。可是小镇的大街似乎和往日没什么不同,格局多年如一日,临街的店铺没变,经营的主人也没变,闭着眼也不会走错。看什么呢?转什么呢?

可是,当你走到街上就知道了。明明还是往日的大街,可那种灰灰暗暗的色彩和气息就是不见了。细心的人会发现,原来是人们的着装和表情不同了。谁说过,一个人的活力全靠精气神养着。那么,一个地方的生机和活力呢,靠的是人的精神风貌和心情。

看看吧,甩开了臃肿拖沓的冬衣,人们的步子轻巧,表情轻松,心情轻快。那些黑的灰的色彩少了,多的是淡淡的粉红,浅浅的鹅黄,盈盈的紫,青青的绿,鲜亮明媚的色彩,装扮着人们,人们装扮着小镇,小镇迎来了它的春天。

镇中学在街中心的位置,放学的铃声响起,呼啦一下,从大门口冒出一群少年,白衬衫,白球鞋。真白,白得炫目,白得恣意,白得意气风发,白得理所当然,白得纯净,白得无忧无虑。脑海里浮现出“年少春衫薄”这样的句子。

然而“春衫薄”并不只属于这些少年时光。奶奶每年这个时候,总喜欢在柜里翻腾,直到看见她那件白底紫碎花的斜襟衫子,才喜上眉梢。这是爷爷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也是唯一的礼物。她小心翼翼地拿到阳光下展开,喜盈盈地穿上,去镇上最热闹的地方游逛。

起初,我们是不解的。慢慢地,我们才明白,奶奶是以这种方式提醒自己要好好活着,像春天一样活得美好,活得明亮。爷爷走了很多年,可是奶奶给我们看到的像是爷爷一直陪伴着她一样,她乐观,温柔,安静,从不向人诉苦,也从不抱怨一个人撑起一家子的难和累。

镇上热闹的地方还有东大街的商城,那里汇聚着来自外面世界的各式各样的时髦春装。姑姑的裁缝铺在商城最不起眼的角落里。姑姑是一名老裁缝。裁缝听上去是又落后又过时的职业,可是哪个地方的街上能少得了一个裁缝呢?姑姑手艺好,周边的人都知道她。有一年春天,邻镇的一个中年女人慕名找到姑姑,拿出一条上世纪90年代的浅粉喇叭裤,请姑姑帮她尺寸改大一些,一定得改得美观。这有点不好办,姑姑有些犹豫。

中年女人就向姑姑讲了这喇叭裤的故事。她上学晚,十六岁了才读初二,总觉得自己笨,不是读书的料,很自卑,整天低着头,心情坏透了。就琢磨着退学。那年春天,在省城上班的小姨回来探家,送给了她一条浅粉喇叭裤。在那时的小镇,喇叭裤又时髦又酷,她穿上后,很骄傲自豪,又不知自豪些什么,不想低着头了,就昂首挺胸地向前走,突然就找到了自信。她开始努力学习,她想像小姨一样到省城上班。

浅粉的喇叭裤改变了她的命运。虽然她依然在小镇,没有像小姨一样到省城上班,但她考上了师范,成了教师,在小镇有了稳定的工作。现在她的生活又陷入了黯淡,她拿出一直珍藏着的年少时的浅红喇叭裤,却穿不上了,可她想穿上,想找回那股青春年少的心态和劲头,走出当下的境遇。

姑姑寻了很多地方,终于找到了和那浅粉喇叭裤相似颜色的布料,完美地扩大了喇叭裤的尺寸。

她和姑姑后来成了朋友。姑姑给我看她们爬山的照片,她穿着姑姑修改的浅粉喇叭裤在一棵杏花树下,中年的她洋溢着青春年少的潇洒气息。

我再一次想到“春衫薄”,在古典诗词里,它说的是美好、年少、潇洒、轻快,是浪漫和诗意。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似乎离我们很远。在日复一日的前行里,我们负重累累,脚步怎能轻盈起来呢?尤其人到中年,有多少步履轻松呢?我们怀念穿白衬衫的时光,我们喜欢春天,渴望岁月长,衣裳薄,像年少时纯真、无忧无惧,像春天明媚鲜亮,心态年轻,笑容潇洒,步子轻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