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家国同春 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议将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 教师配备纳入学校绩效考评
推动国产操作系统自立自强 把牢发展数字经济的自主权
让乡亲在致富道路上 有希望有干头有奔头
发挥优势履职尽责 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人大代表李灵:
建议将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 教师配备纳入学校绩效考评

走进多所学校,深入开展调研,精心准备议案建议……六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始终不忘自己“教育工作者”和“群众代言人”的双重身份,坚持为基层教育、乡村教育发声。今年全国两会,这位“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继续为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和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鼓与呼。

严格落实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直接关系着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自强精神品质的形成。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李灵认为,近年来,国家层面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各地进度不一,城乡差距明显,一些乡村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缺编缺岗,建议严格落实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另外,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在转介患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学生到相关医疗机构时存在困难,亟待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中小学生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满足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岗位需求的同时,尽快提高其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李灵建议,将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纳入学校绩效考评,专职教师培训纳入“国培计划”,保证专职心理教师享受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待遇,同时要求专职心理教师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培训、交流活动。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须认真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学习、进修、培训、交流等活动,以此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推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与此同时,中小学要在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予以重点安排。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全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发现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及时告知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为中小学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对于超出学校辅导和干预能力的严重心理危机学生,学校要协助家长,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进行诊断治疗。

建立骨干教师支教农村学校服务期制度

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也是提高农村人口教育素质,实现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李灵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学校教师整体呈现老龄化和低龄化并存的“哑铃式”现象,一方面,此前毕业于师范中专学校的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知识结构趋于老化;另一方面,近些年来招录的年轻教师低龄化,教学经验十分有限。教学经验丰富和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相对较少,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远不及城区。

为有效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李灵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探索建立城区骨干教师在农村学校支教服务一定期限的制度,以此带动提升农村教师水平,一定程度上确保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持续提高。一是将农村学校支教服务经历作为评定骨干教师的必要条件,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类似公务员晋升必须有基层服务的经历,探索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服务期制度,支教服务期至少1年,最长3年。二是支教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教学创新或促进学生成绩明显提升的,可在支教服务期年满1年直接晋升职称。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