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家国同春 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本土人才
培养一批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明白人”
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和监管
认真审议 积极建言
以基层需求为导向推进数字化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
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本土人才

连续四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带领乡亲们过上“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的幸福生活,尽心尽力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就是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

裴春亮说,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要发挥好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今年全国两会,他会认真听取审议大会各项报告和议案,把农民的所想所盼带到北京,再把大会的精神原汁原味地带回家乡。

多举措加快推进农村剩余 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要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对于乡村振兴的内容,裴春亮格外关注。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运用,农业生产已逐步从劳动密集型转向人工智能型,加之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长期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如何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型,裴春亮做了大量调研工作。他告诉记者,老话说得好“纵有良田万顷,不如一技在身”。实施乡村振兴,农民是受益主体,尤其是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型,帮助农民实现就近就业,稳定就业,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的本土人才。

裴春亮建议,加大专业技能培训,聚焦本地区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三农”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用工需求,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多方整合培训资源,拿出专项资金,实施精准培训,确保培训一批就业一批,真正实现“培训一个人,富裕一个家,带动一大片”的目标。确保稳定就业,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引进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从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确保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稳定就业平台。用工企业提供农民工就业岗位,可给予适当的专项培训经费,由用工企业负责培训转型,通过岗位实践、“师带徒”等形式缩短产业工人的转型周期,减轻企业用工成本。同时,完善保障措施,引导农民工加入企业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以组织的力量维护保障合法权益。为他们办理落实职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让农民工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推进县域就业农民工就地市民化。

大力推广城乡中小学合作办学

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裴春亮长期关注农村教育。他在调研中发现,乡村教育目前还相对薄弱,离“均等化”要求尚有距离。他建议,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加快县(市)一级辖区义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进程,实施城乡联合、强弱联合、名校带动的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加大对联合办学经费的投入力度,为教育教学正常运转、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的改善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持,让山区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享受到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成就美好的未来。

推行城区学校与山区学校联合办学。以县市(区)域为单元,将城区名校与乡镇中小学“一对一”或“一对二”,结对办学形成教育联合体,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

建立综合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合作办学后,双方共享教育资源,教师交流、教师评比、教师考核一体化,在管理上实行“三个同步”:同步备课、同步教研、同步测评。县级教体部门每学年要对教育联合体进行捆绑考核,重点考查联合体办学运行情况、各成员学校发展情况评价、学生学业综合评价,以及师生、家长的满意度测评情况,根据考核结果实施激励措施,确保在管理、学科、培训、学生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加强师资调配和培训力度。统筹配备好教育联合体管理团队,切实提升管理团队能力和专业水平。建立名师培养提升计划,实施名师强校工程,“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实施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制,使“同上一堂课”成为常态教学模式,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