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家国同春 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深耕文博工作近30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一直致力于推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今年全国两会,马萧林将目光聚焦到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东北抗联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 保护传承文物建筑 长期做好火灾防控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国家高度重视文物消防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火灾仍然是危害文物安全的主要因素,文物消防安全形势仍然严峻,火灾防控是文物建筑保护传承的一项长期任务。”马萧林说。 马萧林介绍,近年来,巴西国家博物馆、法国巴黎圣母院、日本首里城等世界上著名文化遗产,以及我国翁丁村、万安桥等传统村落和文物建筑,因火灾损失严重,火患已成为危害文物安全的重要风险。我国文物建筑资源丰富,分布地区广泛,且多以土木结构为主,耐火等级低,火灾防控任务繁重。 “近年来,国家持续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等,对火灾诱因突出的古建筑、古村落和古民居等加大排查整治力度,一批隐患和问题得到整改,文物消防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重大文物火灾事故明显下降。”马萧林说。 然而,对于文物建筑保护传承来说,文物消防安全形势仍然严峻。马萧林在多年的调研中了解到,一些文物建筑火灾风险较为突出,一些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还有的文物建筑消防管理和应急能力较弱。 对此,马萧林建议:“不断压实文物消防安全责任,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各地文物、应急和消防救援等部门,将文物建筑纳入消防监管重点范围,全面落实文物建筑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强化提升火灾防控能力,持续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强化文物建筑消防设施建设,强化检查督导,努力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广泛开展文物消防安全宣传,培养一批会管理会操作的消防安全‘明白人’。” 此外,马萧林还建议,应指导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大力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梳理应急处置流程,强化各项应急管理措施落实,切实提升文物安全应急管理的整体水平。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东北抗联革命文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抗战历史,承载着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十三五’期间,有关省(区)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共实施30项东北抗联革命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推动并示范引领重要东北抗联遗址的保护利用。然而,东北抗联文物保护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马萧林说,东北抗联文物分布广泛,且大多处在深山密林中,开展田野调查和保护展示工作有一定难度,且国家层面支持力度不够,统筹规划不足,地方财力有限,保护利用推进存在较大困难,同时,历史研究、价值挖掘不到位,社会教育功能发挥不充分,东北抗联精神的社会影响力尚有待加强。为此,马萧林提出建议—— 将东北抗联革命文物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大项目。由国家层面组织编制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建立跨省合作机制,统筹推动东北抗联遗址连片保护利用。中央财政加大专项支持力度,推动东北抗联遗址调查、认定,将重要文物依法核定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组织实施一批集中连片保护和整体陈列展示项目,确保东北抗联遗址得到妥善保护。 同时,加强东北抗联遗物和史料的征集与研究。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部门联合开展散落民间的东北抗联遗物认定和征集,加强实物史料、文献档案和口述资料的搜集整理。支持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东北抗联文化研究的骨干人才和研究团队,深化学术研究。 马萧林还建议,进一步发挥东北抗联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依托东北抗联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赓续红色血脉。推进“互联网+抗联文化”,用好数字化、网络化展示手段,推出主题影视作品和短视频,扩大东北抗联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新征程上,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东北抗联革命文物,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对于教育人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激励人民奋发图强、凝聚民族磅礴力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马萧林说。 本报记者 秦华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