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文化基因解码 助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
提升郑州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着力点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 彰显社会工作的担当和作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提升郑州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着力点

刘云华

文化是城市的内在基础性要素,是城市中的历史、风貌、文明及人们的价值、行为、精神及认同感的综合表达,影响着城市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构成了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的转化创新,完善文化供给和服务能力,增强城市的总体竞争力,已经成为各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国内外一些文化发达城市,都把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作为重点,以有效的文化政策、规模化的文创产业、优质的文化生态,促进了资源和要素的集聚,释放了城市文化活力,形成了城市的文化优势和特色。郑州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历史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亟待转变思维、创新方式、完善举措,充分挖掘、展示、传承优秀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支撑和引领功能,全面支撑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一、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展现古都文化魅力

作为古都的郑州,有着千年的文明史,展现了“早期中国”古都文化的精华,承载着早期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目前须整合学科资源,完善研究机制,深入挖掘郑州地区历史文化,形成高质量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一是整合研究力量。由综合性社科管理和研究机构牵头,整合高校、科研机构的文化研究力量,以项目引导的方式,依托考古、历史、文化、社会等学科,探寻郑州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二是做好考古发掘工作。依托郑州考古院、郑州大学考古学、河南考古院等力量,深化对郑州地区的考古发掘,努力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加强对仰韶文化、夏商文化、古都文化等考古挖掘,实施“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商都文化研究”等重大项目,实证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人类文明形成与民族团结的郑州贡献。三是做好研究阐释工作。建议组织实施“郑州文化研究工程”,对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嵩山文化等进行系统性研究,对“最早中国”的文化标识进行深入论证,形成系列研究成果,为城市文化定位和文化布局提供理论支撑。加强史料的整理收集,对文学、地理、经济、历史、民俗等领域的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编制成大型文献,为研究开展提供充分的实证材料。加强理论研究、宣传阐释工作,组织专家通过出版专著、撰写文章、研讨交流、普及宣传等形式,推动理论创新,形成文化共识,普及文化常识,传播文化知识,增强城市文化的社会认知度。

二、促进文化融合发展,释放城市文化活力

郑州作为现代化大都市,不仅是国际交通枢纽城市,也是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截至2022年人口规模达1274.2万人,年均流入人口达60万,传统与现代、地域之间、国家之间的文化在郑州融汇,文化多元、文化的流动性明显,让郑州成为一个包容、开放、多元的文化都市,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魅力和特质。要立足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推动文化的融合发展,培育有品质的郑州文化,释放城市文化活力。一是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修复,保护好历史文化建筑、民居、民俗、习俗等,展现城市的文化形态,恢复城市文化记忆,培育城市文化归属感。推动现代优质文化的融入,通过创意、创新、设计等新方式,优化传统文化的展现方式,促进优秀历史文化在继承中超越,在传承中创新,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形态。借助新媒体等进行传播、转化和创新,在新文化形态感知中了解历史文化的魅力,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二是促进地域文化的融合。促进城乡文化之间的文化融合,坚持工农互补、城乡互动的理念,加大对乡村文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引导乡村文化的产业开发,建立城乡联动的文化产品生产、创新和销售渠道,打造城乡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共同体。适应流动人群、外来创业人群、农村务工人群等文化需求,培育公共文化空间,建立特色文化场所,传播郑州优秀文化,丰富各类群体文化生活,提高城市的文化活力。

三、加快文创产业的升级,增强文化市场集聚力

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持续增加,但是与上海、广州、成都等国家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郑州市目前处于文创产业发展的转型阶段,需要立足优势产业,进行重点投入,引领和带动整个行业的提升。立足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国际文创产业园区、文旅产业基地等,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促成文创产业资源集聚,延伸产业链条,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文创产业的区域布局,引导各区(市)县合理布局,打造区域协同、差异互补、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如金水区可利用好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现代传媒等产业;高新区加快发展数字文创产业,借助VR、AR、3D等数字技术,搭建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发展数字手游、网络文学等;登封市加快推动文旅文创融合,依托创意设计、现代产业等,推动嵩山文化、少林文化的开发,培育文化新业态,升级文旅消费模式,打造国际文旅地标,促进文旅资源集聚;高新区发挥区内比较优势和资源特色,合理配置区内要素,加快发展休闲、会展、娱乐等文化产业。加强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科技类和内容生产类文创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破解文创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引导演艺竞技、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行业转型升级,增强内容创作能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支持跨界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产业集群,将郑州优秀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四、拓宽传播平台和载体,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

深入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完善相关政策,优化海外传播机制,助推文化产业和服务对外输入。一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立足郑州会展业优势,争取大型国际文化博览会、会展及贸易落户郑州。郑州自贸区、综合保税区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在营商环境优化、通关便捷化、跨境电商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升,为文化产业的生产、流通、销售、研发和传播提供高质量服务。积极向国家争取文化外贸政策,建立国际文化贸易交易中心、国际文化产品仓储物流中心,让郑州成为国际文化产品的交易和展示中心。二是提高出口文化产品的品质。支持动漫游戏、影视广播、创意设计等产业发展,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引导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革新,促进文化制造业、工艺美术、印刷出版、演艺娱乐等改造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培育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文化企业,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增强海外文化产品输出能力。加强对国际文化产品和消费市场的研究,掌握国际市场文化产品消费趋势,了解技术创新动态,引导企业针对国际市场开发新产品,创新海外传播和销售能力,拓展海外文化市场。创新文化产品的海外传播工作,积极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纳入他国的演出、展览活动中,在海外平台进行展播、放映,宣传和推广郑州文化。

(作者系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副教授 、郑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研究基地研究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