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栏目记者 张震 周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夯基蓄势、激发潜能的重要一年。 征程再启,未来可期。《郑州教育》专刊特别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开局之年看教育》栏目,展现我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谋划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五育并举”,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多彩风貌。 思政课只有真正上到每一个学生的心坎里去,才能充分发挥其塑造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如何把思政这堂课既讲深讲透又讲出趣味、讲出吸引力?我市各校正在打破传统,探索各类创新形态的思政课“打开方式”,让思政教育更加入脑入心,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上发挥引领作用。 祖孙共讲思政课 “孩子们,今天给你们讲一讲我的战友们……”屏幕前,85岁的老人刘自祥正襟危坐,回溯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深情讲述起抗美援朝的故事,屏幕这一端,孩子们屏息静听,神情专注,沉浸在当年那段红色记忆中。 从小学先锋,当立鸿鹄志,长大做先锋,当效骐骥行。如何为孩子们打开一扇了解中国共产党红色历史的窗户,种下一粒传承红色基因的种子?这是新郑市正商外国语小学教师刘思佳一直在思考的事。 看到爷爷,想起爷爷的言传身教,刘思佳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的爷爷刘自祥不仅是一位老共产党员,还是一名抗美援朝老战士。一直以来,爷爷的故事激励着自己不断成长,激励着自己立足本职奋发有为,爷爷的故事也定能激励孩子们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于是,刘思佳以《听教导,做好接班人》为主题,开启了祖孙两代共讲思政课的“罡正课堂”。课上,她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将爷爷带到了孩子们身边。 听完爷爷的故事,孩子们久久不能平静。“爷爷当年的经历深深触动了我,让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将来长大了也像爷爷一样报效祖国。” 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理论知识真正“植根于学生脑中”,让思政课程“有情有义”“有滋有味”?该校不断拓展资源,打开学生视野,引发强烈共鸣。就在同一时间,该校老师刘苗以《中国芯 强国志》为主题,在学校中国“芯”广场与郑州天文馆馆长联袂授课,带来一堂精彩绝伦的“天宫课堂”,也通过航天精神点燃了队员们的强国梦。 在这所校园,思政教育不断带给孩子们可感知、可触碰、可深思的沉浸式学习体验。 榜样“润物细无声” “学雷锋不仅仅是做好事,雷锋短暂的一生中自我设计、自我践行、自我实践的经历更值得师生学习,当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爱岗敬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雷锋精神也就传播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2013年到2023年,十年来,管城回族区阳光实验小学持续打磨践行“争创雷锋中小队活动”,号召全体师生立足本职岗位学雷锋,走出了一条以雷锋精神为引领的建校育人之路。 “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政教育,就是在孩子心中埋下一粒‘种子’,而种子成长所需的土壤,就是榜样的力量。”学校校长邵伟杰表示,该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雷锋为榜样代表,把思政教育融入细节,作为日常行为习惯来养成,形成了“榜样的力量”核心文化理念。 “榜样的力量”主题文化长廊,既是学校校本课程的有形教材,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灵魂所在,在这里,全体师生和家长接受雷锋精神的洗礼,获取来自榜样的力量。同时,学校充分挖掘资源,常态开展学雷锋活动。全国学雷锋英模报告团,雷锋班第22任、25任和现任班长等英模人物先后走进学校;中原“活雷锋”谷殿明、郑州雷锋车队、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杨华民、郑州市文明市民标兵景郑发来到孩子们身边,讲述榜样的故事;班级内开展的讲榜样、定榜样、写榜样、展榜样研究性学习让榜样的精神深入人心;孩子们走进鸿泰物流,听学校优秀毕业生代表讲述立足岗位学雷锋的故事;德育处构建争做“阳光好少年”的评价体系,为队员们树立身边的榜样…… 处处是课堂、事事是教材、人人是教师,在该校,榜样是一面旗帜,这堂“榜样的力量”思政教育课,给予学生的是争做“阳光好少年”,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市民”;给予教师的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师生不断汲取榜样的精神营养,潜移默化地受到正面影响,真正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榜样的力量更带动了学生家长和教师家属,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把“黄河”搬进校园 把“黄河”搬进校园,学生不出校园就能了解黄河、游览黄河、研学黄河……这个梦想在管城回族区漓江路小学实现了。在这个多彩的校园里,每天都有一群群游走于“黄河”岸边的兴致勃勃文化小使者在研习黄河。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母亲河不仅把最壮美的风光留在了中原,还在这片黄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明。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漓江路小学因地制宜利用教学楼长廊,制作黄河全域百米长卷,打造体验式课程空间,以黄河文化引领思政教育,让同学们直观、立体地学习黄河文化知识,感受黄河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为学生创设沉浸式学习场景,让他们在真实的感受中去感悟、印证理论知识,这是课程的应有之义。”学校校长石全中如是说,校园全域“黄河”廊道,博览文化万千,赓续历史千年。学校从黄河发源地到黄河入海口,以黄河流经的城市和两岸的人、事、物为中心,从文学、历史、民俗等视角,立体化、全面系统阐述了黄河流域的文明、文化,再现了黄河两岸的名人、名山、名水,古迹、古城、古桥,民俗、民意、民风,这种以黄河为专题的课程性空间廊道,已成为该校学生了解黄河知识、学习黄河文化的微型博物馆。 为让学生全方位、沉浸式亲近黄河、感知黄河,学校更是以“山水”课程为主题,研发了黄河专题课程,以“我为黄河代言”主题活动贯穿始终,项目式实施黄河文化教育。“遇见黄河”——50景、“灿烂黄河”——文化游、“唱诵黄河”——传精神、“畅想黄河”——谈幸福等项目式学习,感知、导行、涵德、立志等时刻氤氲全过程。 该校德育副主任马依琳介绍,学校思政课建设,始终坚持“知之深,爱之切”,学生对家乡知之甚深,才能对家乡爱之愈切。在该校,项目式黄河课程,不仅是一堂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课,还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地理课,使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更加深入人心。 红色故事“红娃”讲 从南湖红船上的革命星火到万里长征的艰辛坎坷,从新中国成立初的百废待兴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红娃”们穿上红军服,沿着校园里200米长的“红色文化墙”,为新入校的学弟学妹们上“红课”,已是二七区解放路小学的一项传统。 位于因“二七大罢工”而得名的二七区,毗邻二七纪念塔,还是全国第135所红军小学,解放路小学因地制宜,积极拓宽教育思路,让这充满正能量的红色传统和精神在校园里生根、传承。 “我们的学校位于解放路上,1948年10月22日,解放郑州战役取得胜利。刘邓大军就是沿着这条路在市民的夹道欢迎中进入市区,这条路也因此得名……”孩子们入校的第一节班会课,就是了解学校的历史,学校充分利用红色校史文化,以“共情”引起“共鸣”,引导学子赓续红色血脉。 此外,学校还引导各中队以红色或英雄人物命名,如岳飞中队、亚萍中队、利伟中队等;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五个红”系列理想信念教育践行活动,即读励志书、讲英雄事、看爱国片、唱红色歌、办手抄报,传递正能量。同时,借助军训、重走二七革命路、我心中的二七塔演讲和画展、收集红歌歌谣、红色军事文化节等活动,不断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依托“红领巾”广播站,设立“听红色革命故事”“励志小故事”“同唱红歌”等栏目,让“红色之声”浸润校园。 同时,学校教师团队历时八个月走访了郑州市红色文化资源场所和郑州市档案馆,开发了具有郑州特色的《让历史告诉未来》红色教育读本,联合校外专家制定《红色传承校本课程》,在二七纪念馆、郑州烈士陵园、豫西抗日纪念馆等9家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正如学校校长艾怡鑫所说,学校的思政课,真正走近学生,找到学生“想听”“要看”的内容,让孩子们汲取红色力量,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