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济区新城路与天河路交叉口东北角,有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义和园烩面,面积虽不大,来头却不小,门头上“来自一九零八年的匠心传承,一个人人吃了都说中的地方”的简介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
走进这家饭店,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墙壁上排列着非遗美食的介绍,随处可见非遗元素,醒目处也张贴着食品自检报告,让到店的每一位食客吃得“明明白白”。
据饭店老板李珂介绍,这家店可以追溯到1908年,他的太姥爷赵三宝是第二代创始人,店内的招牌菜、同时也是惠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宝卤肉,就是以他太姥爷的名字延伸而来的。
作为三宝卤肉第四代传承人,李珂将这一招牌百年来的发展娓娓道来。清末古荥镇有一个名厨叫王长贵,祖上以在集市上出摊售卖秘制卤肉为生,因其独特的配方和制作工艺,广受十里八乡赶集人的喜爱。1908年,他为自己的小摊取了义和园的字号。后来,他在古荥村招收了3名学徒,其中,学徒赵三宝深受其青睐,他便将义和园招牌传予赵三宝。1936年,赵三宝在镇上开办了义和园饭庄。但因战火爆发,赵三宝几经辗转落脚西安,在西安重开饭庄。抗战胜利后赵三宝重返故土,再办饭庄。
“我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厨艺,成年后师从舅舅赵慧恒,2014年重开义和园饭庄,在这个基础上又成立了义和园卤肉坊,将祖业义和园重新拾起并扩展运营,开始集团化运营模式。”李珂透露,饭店经营至今,有一大批忠实拥趸,得益于一直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诚信经营首先要保证原料的质量,我们的卤肉、黄焖肉原材料品质都很讲究,从备料到出锅,几十个步骤一个不漏,严格把控过程,尽最大努力守住顾客舌尖上的美味。”李珂说。 本报记者 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