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千古君子蘧伯玉
小雨轻风落楝花
千里云烟图(国画) 李优良
老陈醋
《女人的秘密生活》:关注“新都市女性”
向美而行
我在郑州长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千古君子蘧伯玉

♣ 八月天

春秋晚期的一天深夜,卫国君主姬元(史称卫灵公)与夫人南子还未入睡,忽闻宫外传来马车驶过的声音,由远而近,然后戛然无声。片刻后,马车声又响起,渐行渐远,直至沉寂。

卫灵公问南子:“你猜猜,刚才是谁的马车?”

南子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定是蘧伯玉。”

卫灵公好奇地问:“夫人为何确定是蘧伯玉?”

南子说:“凡是忠臣孝子,都为人忠诚,表里如一。伯玉是卫国著名的贤大夫,向来遵守礼制,绝不会因为天黑没人看见,就忽略自己应尽的礼数。”

卫灵公当即派人前去察看,果然是蘧伯玉的车。

这是汉书《列女传·卫灵夫人》里记载的一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作“不欺暗室”,也叫“宫门蘧车”。

按周朝礼制,士大夫所乘车辆在经过国君宫门时,必须放慢速度,车主下车手扶车辕,步行随车走过宫门后再上车正常行驶。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大多数士大夫不再遵守这一礼制,而蘧伯玉却一直坚持,从不怠慢。

被尊为蘧子的蘧伯玉(前585年—前484年),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卫国公族子弟,姓姬名瑗,字伯玉,被卫献公姬衎封于蘧邑(今河南省长垣市),所以史称蘧伯玉。

蘧子年长孔子34岁,是孔子亦师亦友的“知音”。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曾在蘧子家3次居住,累计时间有9年之久。孔子在蘧府落脚后还挂帐讲学,留下了诸多遗迹和故事。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受到蘧子思想的巨大影响。《论语》记载,孔子称赞蘧子:“君子哉,蘧伯玉。”

蘧子因“胸怀坦荡,不欺暗室”“耻独为君子”,为天下树立了“君子”标杆,成为2000多年来君子的代表,并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儒家文化的精髓——君子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君子故里,在长垣市孟岗镇伯玉村,自古即被称作“君子乡”“君子里”,曾是卫国诸侯国蘧国的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古济水、濮水从这里流过,还是蘧、璩、琚等姓氏的发源地。

如今,在伯玉村依然盛行君子之风。该村于2018年举办了“中国长垣君子文化高层论坛”,以君子文化为核心,打造“崇尚文化、村风文明、邻里和谐”的君子文化村,成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伯玉村是远近闻名的“教师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走出400余名教师。目前,1700余人口的伯玉村,仍有270多人在全国各地任教。尤为令人称道的,是伯玉村蔡氏家族,出现多个一家三代或多代的文人、教师家庭。

说起伯玉村的“从教风”盛行,该村蔡氏家族的作家、高校教师、君子文化研究者蔡云川如是说:“大概是我们村长期受蘧子思想影响,都认为做教师能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表,算是离‘君子’很近的一个职业吧。”

君子文化影响广泛深远,以君子故里长垣为中心,方圆百公里的豫北地区,包括新乡、安阳、鹤壁、濮阳等地,均接受过君子文化的浸润,形成了淳朴谦逊、心怀大爱、崇尚文化等民风,成为当今乡村振兴、乡村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