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共研 共育 共享
点燃师生成长力 蓄能前行向未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开局之年看教育
共研 共育 共享
——郑州航空港区卫星同步课堂打造优质均衡教育新样态
郑州市第一二七中学教室里,卫星班的学生课后找老师答疑
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南校区卫星课堂
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老师 和接收端老师开展线上备课

栏目记者 张震 周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夯基蓄势、激发潜能的重要一年。

征程再启,未来可期。《郑州教育》专刊特别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栏目,展现我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谋划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五育并举”,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多彩风貌。

惠及区内35所学校、79个教学班级,在线教师369名,在线学生3386名,累计形成和输出优质数字课近20000节课时……卫星同步课堂,是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区教育系统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不断探索的成果之一,该区利用信息技术让区域学校共享教育资源,为教育均衡发展插上隐形的翅膀。

立足区情实际,郑州航空港区精准把握新时代发展脉搏,借力信息化发展东风,依托新媒体技术,促进课堂教学变革、信息化赋能教育现代化发展,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展联校网教、数字学校建设与应用,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撑教育精准扶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同步课堂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教室前的大屏幕上,同步直播着授课端老师的课堂内容,同学们端坐课桌前,认真观看,仔细聆听,跟随着授课端老师的步伐进行思考、讨论和发言。语文老师王培九站在一旁,关注着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适时进行引导和提醒。

这是郑州航空港区庙后小学六年级卫星班的一堂语文课,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这堂课借助先进的卫星通讯系统和信息化教学设备,将卫星同步课堂名校的课堂教学资源无差别传递给卫星同步课堂联校,同一时间,实现多校同上一节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精神,郑州航空港区利用互联网把新技术、新模式与教育深度融合,提升教育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发展要素的教育供给新形态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

“扶贫必扶智”,为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郑州航空港区卫星课堂项目于2017年3月开始筹备,从实际需求出发,航空港区教文卫体局与育恒集团教育团队通过深入研讨、实地考察、商议,对项目的可行性及试运行进行了讨论和决策,在新学期开学,全区中小学段同时上线试运行该项目,结合区域教育资源分配情况,选取优质教育输出端,小学段选取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南校区,中学段选取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利用现有的优质资源,实现“帮贫扶弱”“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使辖区内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极大地缓解了当时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师少教、开不出开不足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

正如郑州航空港区庙后小学校长张松林所说,卫星班的设置,让学校得以与区内名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学校课程设置更加丰富多彩,弥补了学校短板,几年来,不断助推教师成长、拓宽学生视野,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打破壁垒 助力学生成长提升

同教材、同备课、同考核、同教学资料、同作息时间,卫星同步课堂依托“五同教学法”,将名校的课堂教学资源无差别地传递给卫星同步课堂联校,学生在课堂上跟随主讲教师自主地吸收内化,在疑惑处又可借助本校辅导老师答疑解惑,达到“起点高,学得会”的效果。

除了学生外,卫星班任课教师的成长速度整体较快,不仅取得了多项个人教学成果,也带动学科组的整体发展。冯堂第二小学李爽、王亚歌、张玉,八李小学刘贵珍、刘盼盼、王聪、展玲敏、赵欢欢,冯庄小学李甜甜,河头陈小学孟欣,单家小学王雅会,高陈小学赵煜盟,吕坡小学侯明伟、胡内丽,明德小学许金华、闫亚萌,沙张小学刘韶辉、刘亚楠,龙港小学王敏,土墙小学高伟丽、段晓东,冯堂第一小学段照稳、杨静,前霍小学薛玲玲,张马小学李文芳、李烨,庙后小学宋春阳,白庄小学张若沛,大关庄小学付斌惠,善水小学苏现华,楼刘小学高永锋,乐耕小学郭惠汝,郑州市第一二四中学张霞、马方方、王菁,郑州市第一二七中学张丽洁、刘利飞……一大批卫星班教师获得省市区级多项荣誉。

可以说,卫星教学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双向提升。它打破学校“围墙”、突破时空局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实时共享,为更多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刚进入班级时,我对‘双师’教学模式不太适应,后来逐渐适应并乐在其中,综合素养有了明显提高。我们不仅享受到了和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学生同步的课堂,而且真实感受到了他们始终不松懈、努力奋进的态度,这激励我在学习上也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郑州市第一二七中学七一班学生刘玉志说,进入卫星班后,他发现,除了上课方式发生改变外,课堂内容也更加充实生动了,让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班上的同学也都干劲十足,有这么好的资源,大家学习的动力更足了。

开设科创课程,举办科技运动会,带来基于真实任务和真实情境下的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于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来说,卫星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输出的一种方式。学校充分发挥同步课堂的作用,依托自身优势,不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推动精准化教学,2022年9月,学校首次将智慧教育云平台引入并应用到七年级的教学及作业管理中,和卫星教学系统嵌套在一起,不仅可以对日常教学结果进行数据反馈,同时,还可以对作业进行控制和精细化划分,使教学任务真正做到“减负提质”,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受到双方学校教师的一致认可,真正做到用自身的发展有效推进卫星教学的发展。

此外,小学学段卫星班学校间还成立了一颗卫星下学习共同体——一星一体,借助一星一体学习共同体,每个学期都会举行一次大型学科活动,非纸笔测试活动、语数英学科素养大赛、教师书法培训、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节活动……学生充分参与,不断开拓视野,增强学习信心。

让孩子们同顶一片蓝天,平等享有公平教育的权利,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工程。郑州市第一二七中学校长张军锋表示,卫星班的开设,不仅给一个班带来变化,也改变了全校的教学风貌。因为在卫星班里,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在磨炼中成长的经历。凭借卫星班这一有效载体,学校借鉴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用真心和真情让教育更加温情,更加充满教育情怀。

同频共振 打造教学研共同体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打磨,“卫星同步课堂”项目已形成具有港区特色的卫星直播授课下的“三个课堂”+互联网直播课堂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为教师教学、教研成长都带来了更多的变化。

学校由以往的单校教研、被动教研转化为多校教研、共同参与,线上线下不定时进行的多方位教研形式,使教研内容更有效,教研成果更显著。同时,为全方位、多角度帮助参与校双方的互动和沟通,卫星班学校组建卫星班微信交流群,开展线上教研等,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让参与校教师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和教研。通过多校互动共同教研的形式,取各校之精华,切实有效达到改进、提升各学校各教师教学理念、手段、方法等目的。

为第一时间破解卫星教学接收端的问题,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南校区同时设立接收端,以方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不断探索“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在该校,每天的课堂实录每个老师都可以随时观看,随时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正是这种严格的自我要求,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杨雅楠、李佳赛、贾琳琳、徐盼盼、岳亚柯等教师多次在区里基本功、优质课比赛上捧回证书。

而不定期开展多项交流活动,授课端学校到接收端学校送课,接收端学校的学生到授课端学校学习交流,也成为一种常态。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南校区还转变送课方式,邀请张马小学的王慧,高陈小学的高慧爽、吕丽红等老师走进卫星班授课端上课。“请进来,走出去”的送课交流活动为卫星教学的“共研共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名师下校、共同学习、多校联育等手段,加强了区域间校际的联络与互动,提升了区域间学校的协作能力,帮助学校间取长补短,扬优补差,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区内名校对共同体学校展示真实的课堂形态,把自身优势和所创造的教学成果毫无保留地与联盟学校分享,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有力推动全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各学校之间亦通过同步课堂模式,各自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通过教学互动分享各自学校的教学特色,学校间互助互学,促进区域内的教育均衡。

卫星教学实施以来,相继迎来了南阳、原阳、嵩县等地教育局和广东省清远市青城教育局、浙江卡迪夫公学、清华启迪公司、北京朗新科技、国家电投云南电网国际公司等考察团。嵩县教育局表示,要学习这种经验;国家电投云南电网国际公司详细了解情况后,表示要把这种经验带到缅甸去,促进缅甸当地教育发展。港区举办多次卫星教学校长峰会,一星一体学习共同体已成为航空港区均衡教育的一张名片。

“回应更好、更公平、更优质的人民群众教育期盼。”郑州航空港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处处长张秀芬表示,大战大考炼真金,今后,港区教育人将继续以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使港区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