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上接一版)强化“三标”意识,透过现象看本质,立足岗位找不足,站位全局谋发展,深化合作谱新篇,更好更多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郑州发展实效,全面加快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 学习找标杆,要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对高质量推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郑州而言,同样如此。 学为干之基,干为学之用。当前,郑州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郑州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目标,切实履行好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双重责任”,全力以赴推进“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郑州新篇章。责任面前、任务面前、压力面前,我们必须增强责任之心,勤于学习、敢于担当、善于作为。 有什么样的标杆就有什么样的动力,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效果。包括但不限于三个城市,学习吸收先进地区谋划产业、培育生态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学习领悟先进地区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真经,学习先进地区在推进公园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标杆是干出来的,学习标杆就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从党员干部个人层面讲,标杆在前、标准在前,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去学习,更新观念、深学细悟、研机析理,能够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补强我们本领上的短板、能力上的不足。从城市和地区发展层面讲,对照标杆、对照标准,不管是进一步厘清思路、完善规划,还是对城市片区、产业板块、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再梳理、再完善、再提升,学思用贯通,愈加汇聚起时不我待、迎头赶上的磅礴之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产生极好的实践效用。 借鉴提标准,要做到高点定位、高标推进。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标准决定质量,标准考验决心。 在经济发展上勇挑大梁,在创新引领上勇攀高峰,在产业迭代上勇立潮头,在枢纽经济上勇担重任,在城市治理上勇闯新路,在营商环境上勇争一流,这是省委要求郑州扛稳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作为建设中的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以这次考察学习之行为契机,以先进城市与地区为榜样,我们必须借鉴提标准、勇树高目标,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把郑州放在国家中心城市的行列中找标杆、定标准、谋发展。 提升标准要下真功夫。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以先进城市与地区为榜样,提升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方方面面的标准,需要我们拿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入调查研究,瞄准问题、对准症结、高点定位,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并将之固化为行之有效的规范制度。 同时,落实标准要下细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是党员干部执行上级部署安排的基本要求。标准既定、规则既成,就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不达标准不交账、不出成效不罢休,才能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郑州大地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转化见标志,要做到全线突破、争先晋位。 担当作为就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全市上下要把学习考察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本领,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坚持链式思维、集群思维、平台思维,在项目建设、平台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改革攻坚、环境优化等各个领域全线突破,推动“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建设形成标志性成果,在全省坚决扛稳“经济大市勇挑大梁”重大责任,在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争先晋位。 具体到当下,全市上下要在一季度经济运行和高质量发展顺利实现“开门红”的情况下,坚持以“万人助万企”“三个一批”活动为载体,以超前眼光和战略眼光谋划铺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发挥集群集聚创新资源的优势,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能。勇字当头、乘胜追击、全线突破,奋战二季度、实现“双过半”、确保“全年红”,用看得见的发展成果与进步标志,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基础。 勇立潮头踏浪行,砥砺奋进谱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改革发展永远在路上,始终同人民群众在一起,始终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把此次考察学习作为完善思路举措、提升工作实效的重要契机,不断增强赶超先进的信心和勇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进一步提升各方面工作水平和质量,我们一定能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实效实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我们一定能携手兄弟城市和地区共同书写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新篇章,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