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好河山 只等你来
下足“绣花功夫” 擦亮“金字招牌”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国家卫生城市
提升能力水平彰显人大作为 努力为法治郑州建设贡献力量
“出彩河南人” 最美应急先锋选出
既知扁鹊,能不识上街?
航空研学人气旺
尽心侍奉公婆 敬亲美德传扬
苏州:厚植创新“土壤” 催长产业“大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苏州:厚植创新“土壤” 催长产业“大树”

郑报全媒体记者 赵柳影 金鑫 王艳明

核心提示

5月6日至8日,郑州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市级领导和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区县(市)党委书记、市直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党政代表团,奔赴苏州、宁波、成都等先进城市学习考察,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全面加快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

5月10日,郑州报业集团派出记者分赴三地采访,沿着郑州市党政代表团的行程线路,探寻三地在产业培育、结构调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理念、思路和创新举措。今日推出第二篇《苏州:厚植创新“土壤”,催长产业“大树”》。

作为“最强地级市”,2022年,苏州GDP为23958.3亿元,位居全国第六;规上工业总产值也达到4.36万亿元,同比增长4%,位居全国第二;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4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122家。

一个地级市,为何能有如此显著的经济优势?带着问题,跟着郑州市党政代表团的脚步,记者走进苏州,探索产业生态培育、企业快速发展背后的“城市密码”。

打造集群,构建一流生物产业生态圈

圆圆的身体上长着一截金属管,钛合金材质,重186克……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展厅里,外表看上去像一只蜗牛的心室辅助系统“慈孚”,代表着行业最先进的技术水平。这颗人工心脏正是来源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孵化企业——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园内建筑鳞次栉比,郁郁葱葱的树木,颇有园林风范。进入展厅,一个个耀眼的数字,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港交所上市企业累计15家;以国家级创业类顶尖人才为代表的领军人才105名;近三年生物医药企业市场融资超1000亿元……

“随着园内生物医药类企业的不断引进和上下游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已形成国内最完整的涵盖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生物技术的特色产业集群。”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十余年春来秋去,园区走出了一批明星企业:信达生物、基石药业、亚盛医药、康宁杰瑞、开拓药业、博瑞医药。目前,国内上市的四款国产单抗药物中,有信达研发的达伯舒、恒瑞盛迪亚研发的艾瑞卡等两款出自园区,可谓“中国免疫疗法看苏州,苏州免疫疗法看园区”。

从“一片白地”成长为“创新高地”,16年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已拥有相对完整的生物医药创业生态圈,集聚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各种外包服务提供商以及第三方服务商,高效的行政体系、“一站式”服务中心,也得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拓展各类合作。

产城融合,“小鱼塘”变身“产业高地”

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通过数达到1000家,同比增长40%;净增超350家,有效数近2500家……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成绩单分外亮眼,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实现多个“突破”。

苏州工业园区,身兼“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两大名片,集成经开区、高新区、自贸区三大特殊功能,正在集中力量打造“一流的产业新区、一流的开放特区、一流的创新园区、一流的中心城区”。

29年前的苏州工业园区,还是一片破旧的小鱼塘,如今,这里每平方公里GDP产出12.6亿元,是当之无愧的园区顶流、梦想者的圆梦之地。

在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一张1994年编制园区总体规划时由设计师手绘的金鸡湖远景图和现在建成的苏州工业园区实景图相比,相似度高达90%,体现了园区长远考虑、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绝不偏离的建设思路。

据介绍,园区按照“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的思路,适度超前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比如大规模集中建设“九通一平”,即对园区的市政道路、供电线路架、供水管网、燃气管网、供热管网、排水管网、排污管网、电信管网、有线电视光缆铺设同步建设。

据了解,苏州工业园区始终把做大做强产业作为立区之本,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2”,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3”,即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1”,即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园区“一号产业”,连续多年保持高速成长,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第一;以第三代半导体为代表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加速发展,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被誉为全球六大微纳制造领域最具代表性区域之一。

集聚新动能,闯出“昆山之路”

除了“园区经验”,苏州还有一大法宝,那就是昆山之路。

走出昆山南站,随处可见的“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十六字标语,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昆山拥有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和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而在昆山就坐落着一家全球智能手机摄像模组封装测试行业龙头企业——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月16日,记者走进该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给机器带来光明”七个大字。丘钛微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视觉系统企业,自成立以来深耕摄像头模组领域,其摄像头模组出货量及销售额排名全球前三。

2007年,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市场对摄像头的巨大需求,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此成立,定位就是摄像头这一细分领域,是中国少数最先于摄像头模组制造中采用板上芯片封装(COB)、薄膜覆晶封装(COF)技术、板上塑封(MOB)及芯片塑封(MOC)技术并且能够批量生产及销售二百万至一亿八百万像素超薄摄像头、双/多摄像头模组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率先量产3D结构光模组和首家量产微云台模组的厂商,已经成为国家多家主流手机厂牌的摄像头模组供货商。

随着市场发展,基于在摄像头模组封测产业多年积累的专业技术,丘钛微厚积薄发,在汽车、IoT等领域也赢得了市场,成为全球少数布局智能手机、智能汽车、IoT多领域,拥有完善摄像头模组产品结构的摄像头模组厂商。

谈起未来规划,丘钛微企业文化部长魏明表示,将在手机摄像头模组、车载摄像头模组和IoT摄像头模组三条赛道持续发力,深挖国内手机、智能汽车、IoT行业龙头客户,同时开拓国外相关领域的大客户,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摄像头模组生产厂商。

“敢”为人先,打造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

昆山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

站在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记者仿佛触摸到昆山创新发展的速度和澎湃伟力,走进展厅一侧的元宇宙全息舱,一个3D数字人身着西装,微笑着向参观者介绍,几乎以假乱真;规划图上红蓝相间的指示箭头预示着这里的发展未来。

据介绍,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是昆山高新区深度融入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创新实践,包括昆山高新区和巴城镇两大板块,区域面积共273平方公里,占昆山市域面积29.3%,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1291.8亿元。

区域内拥有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卓越研究中心、昆山杜克大学、清华科技园、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重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037家,占比达昆山全市37.77%,具备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计划、国际名校、高新技术标杆企业等集聚的创新发展基础。

特色产业也在这里集聚,科创中心先后招引培育了中科可控、立臻科技、泽璟制药、迈胜质子、寒武纪、顺普等领军企业,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汽车等优势产业集群。

此外,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以“生态+科创”为重点,在加强科创完善的同时,宜居的生态建设也未落下,作为昆山生态“绿肺”,区域内拥有森林公园、亭林公园两大市级公园以及阳澄湖、傀儡湖等五大湖泊群,规划建设庙泾河、杨林塘、吴淞江等生态景观廊道,推进打造北巴城、阳澄西湖、白渔潭等片区。

完善配套设施,打造魅力“港湾”

走进昆山城西大渔湾湖滨风情商业街,可以看一场音乐喷泉,感受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魅力;可以大饱口福,品尝颇具特色的中西方美食;也可以到湖边坐一坐,吹着小风,欣赏璀璨的湖畔风光,好不惬意……

据了解,大渔湾商业街地处昆山智谷小镇核心区域,南面大渔湖,北邻杜克大学,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集昆派风情、欧洲格调为一体的湖滨商业街区。

项目自2018年8月开业以来,先后荣获了“江苏省示范步行街”“苏州市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苏州最具影响力街区”“苏州市餐饮服务集中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点”“苏州市商业特色街培育创建示范街区” “数字创新智慧街区”等多个荣誉称号。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渔湾商业街于2020年积极引进本土运动品牌,为“昆山制造”提供更优质的展示平台,捷安特自行车、迈橙等运动品牌陆续进驻,雪遇城市滑雪俱乐部更是以昆山首店的身份登陆大渔湾,有了以上三大运动品牌的倾力加持,大渔湾增添了更多运动基因,让商业更加充满活力。

从园区经验,到昆山之路,再到科创中心,苏州,这座江南水乡,一路走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第一”,在刚柔并济中织就发展“双面绣” ,在敢闯敢拼中巧绘江南“百景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