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
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郑州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动员会召开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完成
与空间站组合体再次交会对接
我市麦收过七成 夏播进度加快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
高考今日开考 你逐梦我护航
做细做实网格工作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电子信息,郑州全力培育的“1号产业”
全市中小学 暑假时间确定
导 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电子信息,郑州全力培育的“1号产业”

郑报全媒体记者 徐刚领

核心提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我市在推动制造业发展方面做出了长足努力,积极构建“1566”先进制造业生态体系,加快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

据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566”就是突出打造电子信息“1号产业”,着力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5个新兴产业,高位嫁接传统汽车、装备制造、铝工业、食品制造、服装家居、耐材建材等6个优势产业,前瞻布局氢能与储能、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未来网络、虚拟现实、区块链等6个未来产业。

郑州先进制造业生态体系建设进展如何?都有哪些重点企业、关键技术?本报开设“抢抓新机遇 领跑新赛道 郑州制造业的新表情”栏目,对此进行跟踪报道。

2022年手机产量1.54亿部,郑州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汉威科技的气体传感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0%。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商超聚变,创造了令业界惊叹的“河南速度”与“超聚变速度”。

近年来,郑州努力培育优势产业,将电子信息作为“1号产业”打造。集聚了以超聚变、富士康、汉威科技等为龙头的300多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形成智能终端、计算终端、智能传感等新兴产业链条,着力培育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去年6月,我市《关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100家,形成8000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万物互联,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方兴未艾

传感器,被誉为万物互联的基础。传感器能给物体充当“眼睛”“鼻子”“耳朵”等五官,敏锐捕捉外界细微的变化。

传感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之一,正在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经济社会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地处郑州高新区的汉威科技集团,一款名片大小的传感器,就可以实时监测PM值、温湿度以及空气质量,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目前已经大量运用于新风系统、空气质量检测仪、空气净化器等相关产品。

汉威科技还有各种检测“神器”,如和手机连接的家用燃气报警器,能够实时感知可燃气体泄漏;环境监测传感器,可以捕捉到空气中微小的变化;激光燃气巡检车,平均每行驶1.7cm就能检测一次,是燃气公司管线巡检的利器。

这些设备的核心都是传感器。汉威科技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气体传感器研发和生产企业,公司产品占国内气体传感器市场数量七成以上。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智能传感器呈现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品牌效应持续溢出的发展态势。郑州高新区内传感器相关企业由2018年的732家发展到3011家,产业规模由50亿元壮大至150亿元,年均增长45%,具备气体、气象、农业、环境检测等多门类传感器产业链及批量生产能力。“郑州看传感谷,传感谷看郑州”的品牌效应已逐步显现。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