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秀美山水间寻找乡愁
适可而止
老汤(国画) 邢玉强
《诗者天地心》:当代诗词名家讲诗词
最好的那年
在西安吃羊肉泡馍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西安吃羊肉泡馍

♣ 王 灿

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喜吃面。作为地道的北方人,我与面有着不解之缘,汤面、捞面、焖面、烩面、炝锅面,还有豌豆粉浆面……花样繁多的家乡面,都百吃不厌。即使外出,也喜欢品尝当地的面食名吃。

前些天到古城西安拜访朋友,谈及当地名吃,老陕乡党们不约而同道:“走,吃羊肉泡馍去,不吃羊肉泡馍,就不算到过西安。”

吃正宗地道的羊肉泡馍还是到百年老店——“回坊”里的“老孙家牛羊肉泡馍”。友人说的“回坊”,指的是西安著名的清真美食文化街——回民街。会吃的吃门道,不会吃的凑热闹。到了饭店,才知道羊肉泡馍的吃法十分独特。净手后,用“撕、拧、掐、揪、拽、抖”的手法,把 “泡馍”的“馍”掰碎若黄豆粒大小,端着硕大敦实的粗瓷海碗,领号牌到操作间排队,厨师往碗里放几片熟羊肉,辅以粉丝、黄花菜、木耳等配料,加适量原汤汁,佐以葱花、蒜苗等,单锅单勺武火宽汤烹饪。泡馍泡馍,讲究的是馍的做法,行话叫“打饼”,学名“饦饦馍”。经过“揉、推、甩、拉、卷”等程序,精制而成的七分熟、半指厚圆形的“饦饦馍”,呈现“金圈、虎背、菊花心”图案,筋韧绵甜耐煮,入汤不散,堪为一绝。

友人介绍说,羊肉泡馍有四种吃法:“干泡”是其一,煮成的馍,鲜汤完全浸入馍内,吃后碗内无汤无馍无肉。“口汤”,顾名思义一口汤的意思,泡馍吃完,碗底仅留一口汤汁,此其二也。碗里只放羊肉不放馍,而是就着肉汤吃馍的叫“单走”(亦称“单灶”)。还有“水围城”,馍块居中,清汤偎依,若秀水绕锦城,吃法确实花样百出啊!不过哪一种吃法,都离不开艳红的油泼辣子、翠绿的芫荽和酸甜的糖蒜。说话间,一碗色香味俱佳的羊肉泡馍端上来了。细观其色,厚薄均匀、肥瘦搭配的几片烂熟如泥的羊肉和雪白似乳汁的羊肉汤融为一体,白的、红的、绿的……呈现“银网罩盖,双鱼浮顶”的特色。闻一闻,齿颊俱芬,涎水涟涟。店家提醒说,地道的吃法是不搅拌漂浮的辣子,保持原汤的清爽,从碗边开始,只把要吃的那一口泡馍周围调入少许辣子,叫“蚕食”。

我迫不及待地左边拨一下,右边拉一下,啜口浓稠热汤,夹块软糯酥嫩的羊肉,就口糖蒜瓣,咀嚼着浸透鲜汤汁的筋道泡馍。稍后,甩开腮帮子咂着嘴儿吱吱溜溜,一口气吃了个碗底朝天,满头生烟冒热汗,顿觉浑身舒坦。喝原汤化原食。末了痛饮一碗炖煮的润泽高汤,口爽腹熨,既解馋又热身,酣畅淋漓之际,用手背儿将腥嘴一抹拉,眉飞色舞地来上一句陕西话:“嘹咂咧!”

一种饮食往往与一个地方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羊肉泡馍亦如此。相传,宋太祖赵匡胤落魄长安城,时值三九寒冬,饥渴难耐,囊中仅剩一饼,饼凉口干,难以下咽。街边一家卖羊肉汤的老板,见之不忍,遂送他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赵匡胤急忙将饼掰碎泡入,狼吞虎咽地一口气吃完,顿觉脾温胃暖,神清气爽,饥寒全消,一扫颓废心情。日后成为宋朝开国皇帝的赵匡胤,虽然有山珍海味伺候,却依然对当年落难时的羊肉汤泡馍念念不忘,一日他差人去那家羊肉铺,让其如法炮制,食后大加赞赏。此事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长安城。自此,羊肉泡馍便成为当地著名小吃。北宋文学家苏轼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

随着时间的推移,羊肉泡馍亦如南阳的“方城烩面”,演变成为当地的“招牌饭”。尤其是外地亲朋来访,常常会安排一席风味纯正的羊肉泡馍,若不如此就好像显得不够亲热,没有尽到地主之谊。

愈久弥香的羊肉泡馍,让人馋涎欲滴,只有亲口品尝了才能体味其独特之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