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父亲写的大散文
面炕鸡
奖掖之劳
沙漠之舟(国画) 郭佳祺宏
《爱是青春最美的模样》:展现年轻人成长困惑
高高的香椿树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奖掖之劳

♣ 陈鲁民

戴维是发现钠元素、钾元素,并首次提出氯元素存在的英国科学家,他还发明了煤气灯、电池组,提出了无氧酸的概念。但他自认为的最大成就却与以上种种无关,他说,我最大的成就是发现奖掖了法拉第——被称为“电学之父”的伟大科学家。

奖掖,即在事业上奖励提拔;推许扶持。主要是前辈对后进。人人都渴望得到奖掖,但也要看自己是不是那块材料,有没有被奖掖的价值。白居易十六岁初次参加科考,拜访著名诗人顾况时,被其调侃说:“长安物贵,白居不易!” 但等他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时,不禁大为惊奇:“有此佳句,白居也易!”认定白居易是个人才,遂大力奖掖,想方设法为其延誉、说项,使其诗名大振,迅速走红,并一发而不可收。

奖掖者不仅需要识才的敏锐眼光,还需要有爱才的博大胸怀,欧阳修即是其中翘楚。《宋史》中说他“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文学大家,都先后得到过欧阳修的无私提携大力奖掖。尤其是苏东坡的脱颖而出,更得益于欧阳修的全力提携奖掖。欧阳修先是激赞其诗文,赏识其才学,又到处为他引荐、推介、鼓吹,还是他参加科考的主考官。苏轼在文坛上能迅速崛起,和欧阳修的强力推荐、奖掖密不可分。

被人奖掖提携确实可以改变命运,如果碰上了,一定要格外珍惜。萧红从东北到上海闯天下,举目无亲,一文不名,甚至连饱饭都吃不上。鲁迅及时向她伸出援手,不仅帮她解决生活困难问题,还指导她进行文学创作,引荐她进入上海作家圈,亲自为她的作品《生死场》作序,使她一炮打响,声名鹊起。鲁迅的奖掖提携,使她很快成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而且,奖掖提携这事还有很强的遗传性,曾经的被奖掖者有能力时也会接过接力棒,再奖掖新人。因为他们就是这样过来的,深知人才出道的艰辛和不易,想助其一臂之力。欧阳修奖掖了苏东坡,苏东坡又奖掖了黄庭坚、秦观;穆彰阿奖掖了曾国藩,曾国藩又奖掖了左宗棠、李鸿章;徐悲鸿奖掖了齐白石,齐白石又奖掖了李苦禅、李可染;徐志摩奖掖了沈从文,沈从文又奖掖了汪曾祺,都成为人才成长史上的接力赛。

人皆有功利之心,但奖掖人才这事似乎多少有点例外。奖掖者主要是出于赏识与认可,惜才与爱才,这才出手相助,而并非有所图谋,指望着有朝一日能得到回报。曾国藩奖掖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李叔同奖掖丰子恺、刘质平,徐悲鸿奖掖蒋兆和、齐白石、黄宾虹,徐怀中奖掖莫言,大都是出于这样的思路。他们没有任何功利想法,不求回报,堪称高风亮节,令人敬佩。

不过,奖掖者固然可以不求回报,被奖掖者则应不忘恩典,即便无办法或无机会回报,也无论如何不能恩将仇报。曾国藩在左宗棠晋升之途上,可谓一路扶持、提携,不遗余力,可左宗棠发迹后却老在找曾国藩的麻烦,说他的坏话。直到曾国藩去世,左宗棠才渐有所悟,写下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毋负平生。”既有悔悟,也有自责,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更令人发指的,国民党元老陈仪曾多次奖掖提携汤恩伯,资助其上学、留洋,提拔其升职升级,为其到处说项,将养女嫁其为妻,视其如己出,与其情同父子。但在节骨眼上,他却为了自保,忘恩负义,出卖恩师,导致陈仪被杀,他也背上千古骂名。好在这样的败类极少,否则这世道人心真的让人心寒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