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以调查研究赋能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在郑州的探索与实践
郑州文明城市建设提升路径
“双碳”背景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探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双碳”背景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探究

王 贺

农业农村是“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低碳发展要想在农业农村推行,需要把低碳发展理念、低碳可行技术知识、低碳生产生活等纳入到新型乡贤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中,为农业农村发展培养有“低碳理念与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乡贤、非遗传承人等。目前我国农业农村人才缺口大、技术能力比较低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农村“双碳”人才培养迫在眉睫,高校对“双碳”人才培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一、“双碳”乡村人才现状分析

1.乡村节能减排意识淡薄

多年来,节能减排工作一直在工业、汽车领域开展,农业农村成为被忽视的领域。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农业用地释放出来的温室气体超过了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抵消掉80%因农业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农业总排放量的12%,是第二大农业排放国。这表明,农业农村领域节能减排空间巨大,低碳发展切实可行。

2.“双碳”农业农村人才缺乏

“双碳”涉及面比较广,有科学技术领域,经济发展领域,涉及社会经济地方转型升级,跟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波及全球经济政治。“双碳”人才涉及的专业、行业比较多,需要有跨学科、跨行业背景,对人才的跨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并没有“双碳”相关专业设置,我国农业高校农科专业招生不容乐观,农业高校涉农专业招生数量不多,学生学农不爱农、学农不从事农业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农业农村“双碳”目标实现对策

1. 树立“双碳”观念,培训新型乡村振兴乡贤

乡贤是指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实际上,农村有威望、有能力、德高望重的乡贤在乡村振兴中能够发挥着重要作用,诸如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建设、社区卫生所等有乡村的捐赠。有成就的乡贤返乡创业不仅带回家乡资金、技术、市场,同时还有基于乡情的信任与带动。研究发现,乡贤能够更多地把乡村产业搞好,治理好农村发展。因此,培养乡贤的“双碳”理念,对于乡村“双碳”目标实现,助推乡村振兴能够发挥好重要作用。

对乡贤进行“双碳”培训,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理念,尝试在产业发展中融入新技术、新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利用乡贤的影响力,向农民宣传“双碳”理念,传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农民科学种养、生态养殖技术知识,让乡贤的力量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实现乡村“双碳”目标。

2.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双碳”农业农村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碳中和方面的学科专业,高校应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造传统农科专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双碳人才,进行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学科专业设置时要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为原则,在现有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融入其他学科,申报跨学科专业,注重工农文交叉,申报“农业+理科”专业、“工科+农科”专业、“文科+农科”专业、“文科+工科”专业,真正做到基于多学科设置专业,多学院协同培养农业农村“双碳”人才。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通识教育,重视通识教育内涵、提升通识课程数量和质量、拓宽通识课程广度与宽度,为“双碳”目标储备人才。农业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更多地融入“双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双碳”科学理念,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综合素养高的“双碳”乡村振兴人才。

3. 打破学科壁垒,联合组建“双碳”人才智库平台

“双碳”技术人才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政府要围绕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双碳人才,在农业种养、新能源、畜牧养殖等领域,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组织,汇聚智力资源,成立双碳技术人才智库,服务农业农村发展,为农产品新品培育、畜牧养殖、生态养殖、新型能源利用等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的人才智库平台。

在人才智库平台上,一方面专家信息要完整,包括专家的研究领域、研究专长、相关研究成果,联系方式等,同时可以随时新增专家,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及时发布,便于查询;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发布发展中需求的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碰到的技术和管理难题,以及想要达到的目标。这样专家和企业能够实现随时对接,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技术难题、需要突破的科技难题、发展中碰到的管理与融资难题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转化,提高成果转化率,破解“双碳”目标中碰到的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企业和高校、科研院对接通道畅通,实现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