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秦华 8月8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考古发现集中采访团来到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青台遗址、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进行调研采访,领略仰韶文化魅力,感受汉代中原冶铁科技的辉煌。 作为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考古学文化。河南区域内的仰韶文化遗存非常丰富,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及郑州市的大河村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荥阳青台遗址等都是其典型代表。它们同根同源,相邻而居,汇聚到一起,犹如文明的星火,在史前时期的中原大地上燃起了文明的火种,照亮了华夏文明前进的足迹,推动着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仰韶时期的郑州先民,便已留下了郑州先民观察和利用天文知识的印记—— 青台遗址考古发掘领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魏青利介绍,荥阳青台遗址是一处距今约5300年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在遗址东部,内壕外侧,发现一处人为铺垫而成的祭祀区域,该区域中部偏北有按北斗九星形状摆放的9个陶罐。经国家天文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多位知名天文学家、考古学家现场实地考察和研讨论证,认为青台遗址的天文祭祀遗迹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天文考古实证。(下转五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