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牢记育人使命 彰显责任担当
在教研中成长
爱的教育
学生“顾客”
由知到行 知行合一
让数学“简单化”“生活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生“顾客”

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觉得很迷惑,但是仔细想来,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有点置身于一个“大市场”的感觉呢?在这里,我们每个教师就好比是一个商店店主,不管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的“知识商品”兜售给前来学习的“顾客”。

曾几何时,我们站在讲台上,上演着嘶吼的一幕:这道题都讲了多少遍了,为什么还是错?你们究竟有没有听我讲课?薛发根老师曾说过:“对于教师来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站在学生的面前,却永远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无外乎是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心思,不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改变糟糕的状况,就从了解他们的想法开始吧。

经常找学生谈谈心?精选几个问题开个讨论会?网上搜索类似的解决办法?打开阅读的门窗,让有经验的专家为我们揭开谜底?或许都会有所收获!我相信,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是要想收获一定是要先付出的。

以生为本需要我们在教学之前的备课中心里有学生。有时候,为了我们以为的学生应该掌握的东西,设计了太多目标、太多环节,显得我们的课堂满满当当,中间最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能接受什么样的内容?新课标下,我们的设计应当把更多学生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删繁就简,留下初心:留下课标中倡导我们必须让学生掌握的精髓,留下关乎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内容,哪怕一节课解决一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行。努力钻研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发现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关键点,简化教学设计,想办法让他们从接受我们的“商品”开始。

课上眼里有学生。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好,不能丢失了。一旦丢失了,那我们的教育就真的失败了。课堂上总有不愿意听讲的学生,他们宁愿冒着被批评的风险也要犯错,我想还是我们的内容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

尝试把自己当成学生,用心体会学生的感受。放下自己“为师”的架子,走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弄明白他们想要什么样的课堂,他们能接受怎样的知识传授方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坚持,他们不感兴趣的我们就改进。大不了,把我们的“商品”重新包装,改头换面,换上他们喜欢的元素,再次摆在他们的面前。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在和学生同行的路上,既然离不开这个大环境,那就尝试做出点改变吧。真心把他们当成我们的“顾客”,用心做好我们的“商品”,耐心设计我们的“营销模式”,期待迎来教学这个“大市场”的和谐繁荣。

郑州航空港区太湖路小学 尹艳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