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中华文明形成中的中原贡献
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
助力郑州乡村振兴实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
助力郑州乡村振兴实践

徐宪红

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城乡建设要协同推进,抢抓政策机遇,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提速郑州都市圈建设,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人才是乡村振兴最根本的保证,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返乡创业创新将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大学生返乡创业创新现状

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约1158万人,再创新高。河南省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拥有高等学校156所,十年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总量连创新高,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2022年达81.7万,较2012年增加33.2万,年均增长率约7%。2023年高等学校毕业生继续走高,预计将达到87万人。但受疫情影响社会就业岗位减少,就业结构性矛盾增加,故需就业毕业生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2023年4月全国青年失业率达到20.4%,这是2018年以来首次突破20%。

青年人长期脱离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将导致个人失去“干中学”提升人力资本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总体供求关系趋于紧张的情况下,加剧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河南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533元,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这十年间,河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6.6%递增至64.1%,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驱动力量,人才成为现代农业强省建设的最重要生力军。但是农村资金、人才等要素短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城乡要素流动不通畅、不充分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会、国家中心城市,鼓励并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有效就业多元化发展,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将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提供人才资源。因此,聚焦河南省精准扶贫成果,立足人才振兴战略,基于区域经济理论及创业创新理论,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并运用统计学和管理学相关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进行科学评价,为郑州市大学生返乡创业创新提供对策及建议,对有效促进河南省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实践性指导意义。

二、郑州市区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

到目前为止,郑州市创新创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聚集效应不足、专业服务能力不强、监管机制有待落实、资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

1.创新创业的载体分散、规模偏小、聚集效应不足

最近几年,郑州市在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进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比如,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资源和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初见成效、创新创业氛围持续优化,从考察和调研情况来看,郑州市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基本要素已经具备,但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各要素之间的集聚度和资源配置效率还没有达到最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创业创新精准服务和信息化平台缺失

区域创新创业问题主要存在于部分区及县域政府部门。由于区及县级政府部门对创新创业重视力度不足,并未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上级有关创业政策落实到位,未能与相关企业形成有效对接,无法解决创业群体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如返相关企业继续了解和掌握的创业基本知识和资金筹集问题,在个别区及县域政府部门无法得到实质性解决,无法实现精准服务。

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建设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革。但市区及县域以下农村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很多村落的信息化建设并未实施,而振兴农村经济需要现代信息化平台的有力支撑。搭建农村发展现代信息化平台既有助于加强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播,同时也有利于创新创业成功经验的推广和借鉴,因此,推动返区域创业创新发展需要县域、市域、省域,乃至全国组建互联互通的有效的现代化信息平台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3.创业创新社会氛围不足

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助于推进区域创业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如果创业社会氛围淡薄,满怀激情的创业者迎来的是亲人和村民的冷嘲热讽和各种不理解,这将直接影响创新创业人员的创业积极性,甚至会被迫放弃返乡创业,或是另寻他地创业。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助于提高创业成功率。依据新发展理念,振兴乡村经济、开展创新创业的根据地是县域以下的基层单位,当地政府应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大政府创业创新政策宣传,加强创业知识宣讲,尤其是对创新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这将极大提升有创业意向的创新创业人员的创业热情。同时也要通过创业文化宣传培养社会公众对创业失败者的理解和包容,营造开放的、和谐的、公正的、积极的创业氛围。

三、推进郑州市返乡人员创业创新的对策

第一,强化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政府层面,应当加强宣传,在进行职业培训中增设创业培训指导,尤其是引导广大的返乡人员理性、准确地认识“三农”,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丰富内涵,营造到农村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在政府层面,人社等部门应当深入广泛地宣传返乡人员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号召和引导返乡人员到自己生长的农村战场上创业创新,在新型农业领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助力于乡村事业的发展。

第二,加强创业引导,坚持典型引路,提升创业主体创业创新水平。

加强相关创业知识的培育和引导,丰富返乡人员创业知识体系,让更多的有能力的返乡人员深入地、全面地认识农业产业、走进农村、帮助农民乡亲。通过教育的引导,促进广大的返乡人员既理性地认识农村社会,也能够准确清晰地找准自我发展的定位。

第三,增强创业实践,加强市场平台对接。一般来说,返乡人员具备一定的理论文化知识,最为缺乏的是创业实践的能力,通过县乡两级政府对接,可有效地解决其中的阻隔,既能够为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人才,也能促进返乡人员将其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转化。

四、推进郑州市返乡人员创业创新的建议

在关注创业创新主体的同时,建议相关乡镇根据自身的特点,关注产业发展,创建利益协调机制,以促进返乡人员创业创新可持续发展。

第一,探索新兴产业创业渠道,提高创业创新科技含量

深入挖掘和拓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充分融合时代元素,在文化保护的守正创新中寻找创业的最佳契合点,积极引导返乡人员积极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同时,重点关注高校返乡创业毕业生,政府层面要通过产业创新不断地促进其自身技术创新实践;针对需求层面要增强项目的产业链条和辐射带动价值,通过发挥科技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寻求切合时宜的创业项目,确保项目接地气、能见效,解决农村地区科技创新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建立利益主体协调联动机制,提升返乡创业创新质效

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充分考虑返乡人员的实际利益,为其量身定做适合其发展的利益主体协调联动机制。一是需制定完善的财政支持制度,给予返乡人员一定的财政支持,并结合乡村振兴建设战略,创建合理的开发与规划方案,确保返乡人员更好地创业创新。二是需制定完善的土地制度,针对闲置的农村土地,通过采取租赁承包、土地入股等形式为返乡人员创业创新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三是需制定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在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提升信贷管理效果,以信用信誉综合考察返乡人员贷款授信,为其返乡创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 (作者系郑州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系主任,博士,副教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