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秋访蜀后主故地
悯农三首
万里河山映朝晖(国画) 丁万春
池畔一丛野菊花
《趣说西方艺术史两千年》:艺术史的N种写法
文风问题
难忘乡间“打平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风问题

♣ 高玉成

要说文辞华丽、雕琢细致,谁也比不上南北朝的骈文。骈文常以四字、六字为句法,讲修辞、讲技巧、讲声律、讲用典,看上去整齐,读起来顺口,功夫全用在堆砌辞藻和打磨句子上了。再加上一句一典、一句多典,别说我们今天的人要对照注释才能读懂,即便是古人,除了有学问的读书人,一般老百姓也是读不懂的。后人说它“堆砌辞藻,意少词多”,真是没冤枉它。

要说文章呆板、千篇一律,谁也比不上明清时的八股文。八股文为圣贤立说,题目一律取自四书五经,不允许自由发挥;结构也限定为八个部分(八股),每个部分起什么作用,用什么口气,怎样排比对偶,都已经规定好了,就像现在的学生做填空题,老师把题出好,条件限定好,学生只管往格子里填写答案就行了。

骈文和八股文共同的毛病是过于追求形式,为写文章而写文章,降低了文章的思想性、实用性和多样性。中唐的时候,韩愈发起古文运动,痛批骈文,倡导学习先秦和汉朝纯朴自然的文风,恢复文章的实用价值,文章面貌为之一新,“唐宋八大家”也应运而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流传千古的文章佳作。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中,批评党八股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害革命;传播出去,祸国殃民。虽然是针对当时党内文风出现的一些问题而言的,但对照骈文和八股文,也无不一针见血。这同时也说明党内文风出现的问题,追溯历史也是颇有渊源的。

我年轻的时候不大理解整顿党风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会和文风联系上,写文章那点事,有那么严重吗?后来才逐渐明白,文风不只是文章风格的问题,也是立场观点、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的问题,是党风在文风中的反映。文章华而不实、脆而不坚,通常是好大喜功、形式主义的表现;文章千篇一律、缺乏新意,通常是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的表现;文章虚张声势、官话套话,通常是脱离群众、官僚主义的表现……文风看党风,党风看文风,改造文风与整顿党风一样,不仅必要,而且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