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合作的智慧
糊汤面
清幽处(国画) 朱坤芳
秋熟是一朵温润的残荷
《超越英雄之旅》:助力讲好流媒体时代的本土故事
棉花绽放的心扉
幸福的红薯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幸福的红薯片

♣ 冯新林

把君子兰从青花瓷盆中拔出,在阳台种植红薯,果然收到了和欣赏君子兰开花时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踏实而接地气,像李白虚无缥缈的诗里的仙气逸情,一下子转化为杜甫平仄中那声人间烟火味道。

望着青花托盘中摆放的绿叶青蔓玫瑰红的红薯块,我突然想起保存红薯的原始方法,晒点红薯片。

秋日的阳光明媚灿烂,风细细的,从湖面莲花中款款而来,顺便还携带着丹桂的浓郁。翠鸟跃上蓝天,云朵掠过竹园,洁白中泛起一丝淡青,几声蝉音从微黄的叶底漏下,嘹亮却添几分凄美,设身处地地去品味,那或许是对光明的礼赞和对岁月依依不舍的眷恋。

我在阳台飘窗下,铺展一块红蓝相间的塑料布,饶有兴趣地给红薯片摆出来一个爱字的造型。当红薯解下系着的丝带,在厨房洗净去皮,用刀一片片均匀切开。阳光真好,能蒸发红薯岁月里的水分,如剔除浮光掠影的装饰。

童年的故乡,在豫东平原的蓄水池畔。蓄水池不大,犹如嵌在金色田野的绿宝石。秋天来了, 割过豆子,杀了芝麻,砍倒高粱,掰下玉米,掐罢沉甸甸黄腾腾的谷穗,压茬趁墒摇耧耩入冬麦。此时,千万不要以为秋收已经收拾利落,那仅仅是拉开序幕。出红薯切红薯片的重头戏将要登场。那可是填肚子活命的主粮,学校自然也会由此放秋假。

红薯地多是大块,其他的秋作物则是塞缝填空。地不一定很宽,但地身长得却让人心里发怵,一眼望不见边,常常与另一个村庄搭边挨界。半大小子和姑娘在前面割红薯秧儿,男人和所有的壮劳力挥着钉耙一个人两垅出红薯,妇女们紧随其后,拧去红薯上的泥巴装进大抬筐。抬筐是用荆条编的,两个高个子男人抬着,会计或记工员扶着秤开始称重,100斤一堆依次分开。下面就开始抓阄了,一家一个户,每人一堆。最紧张的时刻到了,太阳西斜,遍地响起紧张的切红薯片的声音。那块红薯地在一天里瞬间变换了颜色。清晨的苍绿,正午后的一道红线,此时绽放一地银白。

红薯片干透了,每家都会用高粱秆织成的箔,围在房间一角,一年全家人的吃喝嚼用都在这里了。正常年景且不发生风吹草动的变故,那一箔筒子保命的红薯片也算勉强哄住肚子,如果有生病或者稍微拋撒一点,就会青黄不接,落下亏欠。

阳台上的红薯还剩不到10盆时,心里突然不忍扒出来了。

我种的红薯,说来也是有身份的,正儿八经登封茶亭沟的。这里的红薯早几年就作为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注册成商标。我去过登封茶亭沟,在中岳崇山南脚下,土是红土,多由山石风化,富硒,松透,正适合种植红薯。这里的红薯种植始于清乾隆年间。后来,县衙在往来洛阳、许昌的官道边辟出80亩官田,出示公文要求种植户须在道路旁搭建茶亭,以供路人饮水歇脚,茶亭也便由此得名。

自然不舍得对我的阳台上花盆里的红薯动手了,可是晒红薯片的瘾却又勾了出来。于是我驱车到登封,买回了茶亭红薯。红薯块大,沾着秋日田野里的泥土和阳光的味道,红薯色如玫瑰,肉为乳白。掂在手中瓷实沉甸,削皮时挡刀发柴。文火煮来,面甜酥软,味正。如新板栗,似老南瓜,隐约有点莲子的味道。入口放在舌尖细品,无丝无渣。营养丰富且不必说,那红薯能让人吃出这般境界,自然也是享受。

我和爱人开始切红薯片。洗净,削皮,切开,摆开晾上。步骤很简单,每一步却像有种莫名其妙的神圣的仪式感。爱人说,这是我们在都市的阳台上,晒出的幸福的红薯片。

晒干的红薯片,白里透青筋。青色越深,证明红薯生长期越足月,越有成色,淀粉含量也就越高。秋天的阳光穿过飘窗,层次分明地洒在红薯片上,青白色的红薯片镀上一抹橘黄。还是那样的红薯片,还是那个晒红薯片的人,想不到却是这样的晾晒环境和心境。

我可以清晰地记得童年的点点滴滴,但我的童年却绝对不会奢求到现在生活的样子,这决不仅仅是当年的贫穷限制了我的个人想象,而是社会的发展超出了一个时代的预期。红薯片让我读出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幸福和幸福情感的融合,读出了一颗露珠折射太阳光辉的深刻和生动。

在故乡,最后一次切晒红薯片是我青春的17岁。那时家里已经分得了责任田,更多的自主立竿见影地带来了生机勃发的动力和汗水不负的丰收。那应该是以生产队存在并种植的最后的红薯,而我已经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那一年的秋天,天似乎更蓝,云又是如此的洁白。鸟的翅膀划过天空,飞向远方。那年的红著片切得快,天也如意,晾晒得也利索。我们家捡最大最好的红薯片,装上满满的一麻袋,拉向粮店。一路上,父亲让我跟着他给路两旁的父老乡亲散烟。父亲笑得合不拢嘴,他笑对大家一遍又一遍地说,这不是孩子要去上大学嘛,得把红薯片卖给粮店,才能转粮食关系。有人说,转粮食关系,这以后就是吃商品粮的国家的人了,父亲点着头,忙说,那是,那是……

那一年切了并卖过红薯片后,我离开了家。这一走就40多个春秋。

红薯片常常晒在我的梦中的阳光下,但都不及今天它的幸福。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