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从习近平主席旧金山之行
感悟“道之所在”
出台“硬核”十四条 郑州“爱才”诚意十足
在中原大地书写黄河文化新诗篇
深化务实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谋“蝶变” 郑州服装产业心中有“数”
驻新乡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来郑视察
汇聚国资力量 共赴城市美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23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圆满落幕,系列活动广受关注精彩纷呈——
在中原大地书写黄河文化新诗篇
中国诗歌节诗兴湍飞
“第三只眼看中国”讲述“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故事”
全民阅读大会氤氲书香
徜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

本报记者 左丽慧 见习记者 李居正 文 马健 白韬 徐宗福 图

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围绕世界大河流域文明起源发展等进行交流研讨,展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展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就等赢得高度赞扬……11月17日,历时两个多月,接连举办8项国家级重点活动、20项群众文化活动的2023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一连串可观的数据,向大众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当前,郑州市正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品牌,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连续3年举办的黄河文化月活动,在打响“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城市品牌,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贡献出蓬勃的“黄河力量”。

重磅活动擦亮文化标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腾不息的黄河凝聚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郑州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主根主脉,是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2023黄河文化月活动举办期间,一系列精彩活动反响热烈。

9月14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外媒体黄河行”拉开了2023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系列活动的大幕。活动邀请来自阿塞拜疆、阿根廷、巴西、匈牙利、意大利、韩国、巴基斯坦、俄罗斯、卢旺达、西班牙、英国、美国等国家的21名外籍记者参与,围绕黄河文化,以外国媒体独特的视角发现、挖掘、讲述河南故事、黄河故事,扩大黄河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黄河博物馆、观星台、少林寺、嵩阳书院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点,是中外记者探访关注的焦点。一路走,一路看,中外媒体人充分感受到了郑州身为“天地之中 华夏之源”的魅力,众多参访媒体嘉宾都给出了高度评价。匈牙利《世界中国》杂志维克多表示:“来到郑州真正感受到了黄河文化,河南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着我,我希望更多的人来了解河南。”来自俄罗斯巴什基尔电视台的记者玛琳娜在参访观星台时表示:“这么古老的建筑居然能发挥出这么先进的作用,真的是太神奇了!我一定要把它拍摄记录下来。”

今年黄河文化月系列活动中,展现中华文明探源重要成果、展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就的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是首次就世界大河流域文明起源发展等进行交流研讨的国际论坛。9月16日至18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在郑州成功举办。全国沿黄省区代表,乌干达、摩尔多瓦、美国等国驻华使节,国内外专家学者360多名中外嘉宾通过专题报告、交流讨论、成果发布、实地考察、文化展览等方式,碰撞思想、激荡智慧、凝聚共识。

内容设置上,“1个主论坛+4个分论坛+圆桌会议+媒体见面会”论坛架构,让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在组织形式上,坚持研讨交流与实地考察相结合,通过中外媒体黄河行、实地考察、黄河文化月等各类活动,让中外嘉宾实地感受黄河文化的千年神韵,深度领略中原大地的勃勃生机。 (下转六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