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学法立行 精彩呈“宪”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以“心”相会 沐光而行
品读诗篇:《芙蓉楼送辛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致敬追光者
走近那些向光而行的一线教师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栏目记者 周 娟

追光者:二七区大学路小学 常俊华

育人心声:言力所能及之言,做力所能及之事,思力所不及之思。

2005年从教至今,常俊华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他说:“只要学生需要我,我会一直在。”

2011年,常俊华来到二七区大学路小学,担任学校体育老师的同时还接手了校园足球队的工作,也就从那时起,他组建了校园女子足球队。他说,最初组队的时候,只招来9个人。即使这样,训练时人也时常来不齐。

“女孩天天练球会晒黑。”“影响学习。”“学了没什么用。”当时,不少家长有顾虑。常俊华一次次地找到他们,耐心地做通他们的工作。一开始,为了不占用孩子们的学习时间,他只在中午和周末的时间带孩子们训练。为了打消家长的顾虑,带队时,他训练、学习两手抓。慢慢地,学校足球队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进来。孩子们也不负众望,一举拿下省冠军。他带的学生里,有不少走上了专业运动员的道路,站上了更高更远的舞台。

“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是什么?”“每个年龄段需要练习什么?”教学中,他不断去思考,去总结,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每堂课的训练主题和任务,同时,不断进行整理和归纳,扩展新的教学方法。在训练中,他不提倡只注重机械的、高强度的练习而不去思考。他鼓励孩子们带着“想法”去踢球,他告诉孩子们:“在球场上,体力很重要,‘有想法’更重要,要学会在过程中思考和总结,发掘个人优势,学会处理问题,找准适合自己的方法。”他说,重要的是,孩子离开自己以后,还能持续性地去踢球、去运动。

“对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关键是育人。”2018年,教育部从全国1000多名报名者中层层选拔优秀的校园足球教师赴法留学培训,常俊华就是其中一员。学习回来后,常俊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他经常对孩子们说:“不上场永远不会输,不参与永远不会懂。”他让孩子们知道,过程才是更该享受的东西。他不把训练成绩放在第一位,而更注重队员品格和团队文化的培养,致力于足球育人功能的挖掘。他特别看重的是学生可以通过足球比赛学会对规则的理解和尊重,学会团队合作、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这对学生现阶段的成长以及他们的终身健康发展都很关键。所以,他带出来的孩子,都是真的热爱足球、享受足球。

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个个开心”,都能够在足球运动中感受运动、健康带来的快乐;学校编创足球操、小裁判操,形成以“足球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常俊华本人也获得河南省校园足球“省长杯”暨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锦标赛校园足球社团优秀指导教师、二七区先进个人、二七区骨干教师等多项荣誉。岁月见证着初心,常俊华说,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运动中会获得的财富,让他们更加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去享受奋斗、拼搏的过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