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新时代全市人大 工作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全市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全力做好保生命保畅通 保供给保民生各项工作
农贸市场焕新颜 “菜篮子”盛满幸福感
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切实提高供热保障能力
市总工会获评全国电子 职工书屋应用示范单位
以保障民生为导向 打造高品质农贸市场新体系
郑州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统筹协调做好保障
千年“莲鹤”成为现代品牌
60人光荣入选“郑州好市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千年“莲鹤”成为现代品牌

(上接一版)“合作一年多,累计交易项目189宗,成交额141.4亿元。”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说,“新潢合作”在全国尚属首创,潢川县所有招投标项目全运用新郑“莲鹤”不见面智慧交易平台完成招投标,审批在潢川,交易在新郑,监督在线上。此举顺时应势,在公共资源交易上跨越区域限制,为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先行经验。

与潢川合作,仅是品牌效应之一。新郑还率先实行跨省域远程异地评标全覆盖,招投标项目由外省专家参与评审,避免评标“熟人效应”。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城市长期合作,持续提升新郑与发达地区的协同度。

为提升“莲鹤”交易品牌服务价值,在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页上,进入“交易大数据”按钮,可查阅交易项目数量、成交金额、区域分布等情况。这套交易大数据分析系统,可实时掌握新郑市以及各个乡镇政府采购、工程交易、土地产权交易详细数据。数据系统每月生成交易分析报告,向政府决策部门与相关企业报送,让“活”起来的交易数据,服务政府重点工作、宏观经济决策、市场分析研判、营商环境分析与交易监管。

为切实增加企业获得感,新郑市运行“不见面”网上开标大厅,实现全程可视在线开标。每年为企业招投标节约成本约3800万元。2022年,新郑市“招标投标”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第一。

服务品牌凸显,引来企业聚集。招投标领域的品牌塑造,让新郑的“朋友圈”不断壮大。目前参与新郑招投标的域外企业占比达88%,新郑市经营主体数量今年达14.1万家,位居全省县市首位。

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张温良 常春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