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农民实用人格的审美嬗变
我的村小
折境(水彩) 康藤飞
藏龙卧虎的旁听生
《奔跑的中国草》:建构新型的英雄主义叙事
小镇锅贴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农民实用人格的审美嬗变

♣ 刘海涛

在用微型小说书写中国山乡巨变的作家中,河南的侯发山是一个成绩斐然的高手。他始终将自己的创作敏感区定位在乡村,聚焦于历经社会转型的两代农民的身上。他很善于捕捉和感受山乡巨变后平凡人物的真善美,新颖地展现中国农村巨变后的新面貌、新风尚。他早年的佳作《唐三彩》(《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17期),通过讲述康乡长把普通瓷罐当作古物“唐三彩”买下来,给考上大学的梅花做学费的故事,既解决了栓保家的困难,又维护了栓保的自尊心,还激励了梅花的上进心,就这样一个精彩细节,把一个爱民有心、助人有方的农村乡长的形象给写活了;在《北京,南京》(《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4期)里,他又发现了留守农村的老人与外出创业成家的年轻一代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严重冲突,这就很有深度地揭示和解剖了一种新时代新生活里的新矛盾。

近年来,侯发山致力于为中国新农民画像、为乡村振兴留痕的微型小说新作,又向时代的本质精神和农村新人的人性深度掘进了。他继续给两代新农民塑形,但他在刻画中国农民的集体人格和传统美德时,又特别深入到人性的深处,写出中国农民的“土地情结”中正酝酿着的新变化;他仍然继续执着于两代农民的矛盾剖析,但更多的,是他写出了社会变迁、时代转型后两代农民的新价值观念和新生活方式,艺术地概括了传统美德在新时代里的审美嬗变。

《在希望的田野上》写了一个农村寡妇桂兰,含辛茹苦地带大了独生女花珠。她按照传统的生活理念“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千方百计地让女儿考出去读大学,希望女儿毕业后能留在大城市工作,这样就能永远离开乡村和土地,可是没想到女儿花珠在大学毕业时,却逆着母亲的意愿,要重新回到生她养她的家乡。这两代人矛盾的解决,特别是母亲桂兰的观念的转变,是放置在乡村振兴后的新农村环境里。那个没有出场的“希望哥”回乡创建了现代农业观光园,吸引了大学毕业生花珠回到现代农业园去实习,也吸引母亲桂兰到这个现代农业园里做保洁工。两代人在这个新的农业园里巧遇相见,两代人“离开乡村”和“重返乡村”矛盾的解决,不仅仅写出了中国农村在新时代里那种看得见的表层变化,这篇作品最重要的创意,是在这看得见的农村新貌中,隐含了中国新农民内心里一种看不见的精神巨变——从走出乡村培育新生到重返家乡创造幸福。围绕着中国百年来农民的“土地情结”的嬗变,这才是真正触及了新时代和新农民的新生活,如此来写表层山乡和深层人心的巨变,才是有深度的,才是能进入时代本质层面的一种艺术概括。

在《情人节的礼物》(《小说林》2023年第5期)里,有个微型小说反转突变的经典故事。老安在老朱的公司打工,但老朱拖欠着农民工的工资。当老朱派遣老安去给一个富婆家通下水道时,老安意外地发现了老朱送给富婆的鲜花中藏有一条金项链。没想到,老安没有独吞这笔意外之财,而是有意退还给老朱;更没有想到,此时的老安并不以知悉老朱与富婆的隐私来要挟老朱给回自己的工钱,而是智慧地把老朱拖欠了整个工程队农民工的工钱全部要了回来。这里,就不仅仅是写农民工老安的拾金不昧、不贪图私利的传统美德了,他让老安走出了自己私利的狭小圈子,想到了全体农民工的利益。新一代的农民工开始有了集体意识,这不仅仅是老安个人具备不贪不义之财的朴素的做人理念,还让他具备了智慧地保全老朱的隐私和家庭,智慧地为整个公司的农民工脱贫解困。一个农民工能走出个人的利益小圈,面向集体谋求建立一个“命运共同体”,这就是从小农经济里的“小我”,走向了创造命运共同体的“大我”的具体行为。这样来写新时代农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就形成了新时代农民的新形象。这也是侯发山在微型小说里创造新农民形象的具体例证。

这种把老一代农民的传统美德,放置在新时代和新环境里,不仅写出它们的传承关系,更是写出了一种注入时代新精神的新变,这在《父亲的花园》里有了更形象更生动的讲述。“我”的父亲在母亲去世后,终于同意跟随“我”住进城里的小区。但他进城是开具了条件的:他要“我”在住房后面给他弄个院子。但出人意料,父亲不是在后院里,像传统老农那样,要种点蔬菜和果树,或者是通过侍弄后院的农作物来寄托对母亲的相思和怀念。第一个没想到的是,父亲没有种蔬菜和农作物,而是种了满满一院子的花,成了四季都鲜花盛开的花园;第二个没想到的是,父亲不断地邀请小区的邻居来观赏花园,最后竟发展成让邻居也打掉隔墙,两家全部改成更大的花园。父亲种花的品种越来越多,花园越来越大,观赏的人也越来越多,以致最后这个小区被评为“文明楼院”。父亲对来采访的媒体说“这是花园的功劳”。父亲还把花园由“共享花园”改名为“和谐花园”,而父亲的生活小区也随之更名为“和谐小区”。

父亲这一代的老农民搬进城里后,他侍弄土地农作物的本性本能没有变,但他已将种蔬菜改为种花了。这第一层的变化说明:在父亲不变的农民本性里,他劳作的对象由蔬菜改为花卉,这是情感和观念发生的变化;没有想到的第二层变化,是父亲将种植的实用农作物替换成花卉后,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观念和情感的发展变化,他同时还带动了邻居和小区人们情感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以至于像滚雪球一样,他这种带着审美意识变化的农民本性,还改变了邻居,带动了小区生活的变化。这个生活小区的改变,创造了新时代的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形态。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侯发山的《父亲的花园》写老一代农民在今天新时代里,从生活方式到精神观念的变化,导致了整个理想的和谐社会的形成,这里面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意义,十分深刻并充满正能量。老一代农民的新变化和新生活,实际上是从自身传统的农民勤奋本性为基点,延伸出在新生活里的观念巨变和新精神的滋生,影响了整个小区风气面貌的形成,这就是侯发山的微型小说新作,仍然是写农村的普通凡人,仍然是从具体生活细节来写农村凡人的新生活,而在新生活的浓墨泼写中,能从一种农民本性深处的传统美德出发,写出新时代新生活的审美嬗变和时代精神,这就是侯发山的新山乡巨变微型小说的过人之处和创新之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